(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13日)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6%以上(预计数,下同),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0亿元,增长4%;特别可喜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70:1,全省最优。...
全站搜索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6%以上(预计数,下同),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0亿元,增长4%;特别可喜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70:1,全省最优。...
这一年,我们超前谋划、大干快上,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停运10年之久的叶集火车站客运业务恢复运营,城区至姚李、孙岗供水主管网建成投用,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这一年,我们狠抓落实、排除万难,重大项目取得突破。五里拐橡胶坝、尾水湿地项目建成启用,洼地治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G529金岳线叶集段公路工程主体完工,化工园区智慧园区(一期)、公共管廊(一期)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的欣奕华半导体、投资...
工业经济提质增量。推进工业企业梯次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实施技改项目22个,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63.3%、20.4%。新入库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35%。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绿色工厂2家,新增国际、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各1个。现代农业稳中增效。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9万亩,恢复耕地1.5万余亩,粮食总产量9.48亿斤、增长4%...
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8.1%。...
这一年,我们昂扬拼搏、砥砺奋进,展现了实干争先的强劲势头。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争创了一批“金”字招牌。开发区入选工信部无废园区典型案例、亩均效益领跑全省、获批全省“国际合作交流基地”。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农地入市”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示范,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乡村振兴培训班上交流。获评全国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经验做法获商务部全国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全省表彰。新型工业化建设、职业教育改革等6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一年来,我们突出发展要务、聚焦群众期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十件实事。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预计粮食总产183万吨,实现十四连增,再生稻生产典型做法全国交流。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7万亩,总数达212.1万亩,累计新增耕地3335亩、旱改水3438.5亩,新增粮食产能2116.1万公斤。冯井11.8万吨高大平房仓建成投运,4万吨浅圆仓开工建设,国有粮食企业常态化仓容达到55万吨,基本保障全县粮食托市收购需求。
招大引强攻坚突破。立讯精密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预计明年1月建成投产,工期仅150天,再...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左右。
(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6万亩、全省第2,预计粮食总产73亿斤左右。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预计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90亿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4家,总数达152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成功加入长三角大飞机集群,2家企业入选...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年GDP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亿元,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2.16亿美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8亿元,增长5%。
——经济普查高质高效。扎实推进“五经普”工作。全区共清查各类单位8824户、个体户16185户,较“四经普”分别增长25.4%、58.3%,全面客观真实体现雨山近年来经济发展成果,代表马鞍山市接受省级质量抽查,并得到充分肯定。
...
——经济运行企稳回暖。紧扣“总量争进位、单项求突破”目标,强化重点指标研判调度,实现了省、市季度“赛马”及月度考核位次前移。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1亿元、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1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8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9亿元、增长8%。
——数智产业蓬勃发展。出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省第一个千P垂直行业AI大模型训练中心上线运行,E联矩阵、低空政务航空平台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举办中国计算机学会2...
强化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智能家电(家居)、生命健康(食品药品)、先进金属基材料以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150亿元、60亿元、190亿元、50亿元。荣获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经纬回转支承荣膺省优秀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固投5亿元以上项目10个。莱特思创热成型材料、喜米智能小家电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设立5亿元智能家电(德...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效运用“七未”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年GDP达2784.65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04亿元、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16.8亿元、增长4.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保护纵深推进。举办首个长江保护日系列活动。长江(马鞍山段)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长江流域国土绿化项目获评全国十大示范项目,长江禁渔经验入选全国第六批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美丽画卷徐...
一年来,我们坚持进中趋稳,经济运行平稳有序。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3亿元、增长1.1%。经济运行始终位列全省45个市辖区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协同共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初见雏形,已落地项目38个,培育规上企业18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超80%;沪苏浙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8个,实际...
一年奋勇争先,“五个琅琊”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我们立赶超之志、谋发展之策,每一步都坚实有力。经济运行“赛马”考核连续9个季度、发展民营经济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县域经济考核全市第5,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首获全市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单位。首次入选全省年度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并居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2年榜上有名。承办绿色食品国际化市场与创新大会等重大活动20余次,城市更新等16项经验做法在省内乃至全国推广,琅琊影响力持续扩大。...
工业提质扩量。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其中新投产18家、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产业集聚度更高。化工产业加快转型,融泰新材料等一批高质量企业落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值增长25.3%;家电产业破局起势,定远首台冰箱下线,首次实现家电全链条自主研发生产;商用清洁机器人产业高歌猛进,橙犀科技出货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定远“智造”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大主导产业1-11 月累计实现产值222.2 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县 78.9%。企业创新力更强。企业授权发明专利 71件,增速61.4%、全市第一...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增长1%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增长2%;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984元、22224元,增长5%、10%。这一年,我们知重负重、沉着应对,全县上下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平稳、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稳定,入选“2024安徽省县域综合实力三十强”。...
工业经济集聚新动能。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民营经济考核先进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新增数均居全市第2位。高新技术企业数185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42家,分别居全市第2位、第3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67家,居全市第2位。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85.1%、38.4%。“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连续两届举办全国电子新材料大会。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技改投资增长58.2%,居全市第3位。...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拼抢“高大上、链群配”项目,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50个、43个、37个,到位资金133.5亿元。超30亿元的天铂新能源、新福兴光伏玻璃,超20亿元的恒创睿能、五株科技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明光,新签约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80%,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集群效应加速释放。...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2亿元,增长3.5%;规上工业产值1200亿元,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增长5%;建筑业总产值163亿元,增长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万元、3万元,分别增长8%、10%。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四上”企业总数首破千家;市场主体总数9.38万户,增长3%。金融存贷款规模再上百亿台阶,总量分别超870亿元、860亿元。...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1亿元,增长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2亿元,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160元、21600元,分别增长4%、7.1%。创新创业政策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17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荣获“2024年安徽市辖区综合竞争力30强”称号。2023年度市对县区目标考核,位居二类考核单位(6个区)得分排名第2位。...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45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803元、24243元,同比增长4.5%、6%。“五经普”登记工作高质量完成。三大新兴产业集聚链式发展初步成型;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示范区通过省级评估,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省级健康县区创建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产业园、牛肉汤产业园、豆腐产业园、循环产业园项目开...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9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亿元,增长5.3%;建筑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10%。...
——这一年,园区建设聚势、乘势、起势。向新出发、破局而立,淮南现代产业园从当年的工业物流园一跃进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填补了田家庵无省级园区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全区工业发展迈进快车道。“一园多区”模式联动而起,南区工业用地增加700亩,北区有望整体纳入省级园区筹建范围,十涧湖路扩园先行区正式启动,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34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36家,经开区南区、北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50%、220%,税收分别增长50%、36%。
——这一年,城市片区更新、翻新、焕新。以实际行动兑现“...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亿元,同比增长5.2%,创近年来最好成绩。1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11项指标增速居全市前3。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8%,连续12个月领跑全市,创3年来最高增速和最好位次。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6%,均居全市首位。获得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等国家级、省级荣誉12个。...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1%、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7.5%。规上制造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等7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位,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建筑业产值等9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争取“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项目资金46.2亿元,居全省第8位、皖北第2位。洛河电厂四期、怀凤高速等261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