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东地区
魅力之城向新出发,跻身全国8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县(市)、全省唯一,徽州古城入选全省首批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府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获全国推广。人工智能创客中心、居然之家建成运营,奥特莱斯主体完工,一座古今交融、主客共享的魅力名城正崛地而起。和美乡村精彩绽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优秀县行列,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综合评价连续8年获“好”的等次,入列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十强县。“歙茶”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薇薇茶业进入中国农业企业饮料和酒行业20强。工业强...
——经济实力再上台阶。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1100亿元,较上年增长5.8%左右,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大幅前移。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居全省第7、同比前进8位;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3%、8.4%,分居全省第5、第2,分别为2018年和2013年以来最好位次。
——文旅产业出新出彩。8家全球前十高端品牌酒店集团成功落户,我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康养20强,获评“2024年度活力之城”。挂牌安徽网络微短剧黄山审查分中心,影视产业营收突破1亿元。全市游客接待量92...
片区开发加速成型。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强力度推进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大观经济开发区移区工作获省政府批复,皖河片区释放空间6210亩、形成净地1450亩,疏港道路开工建设,现代物流园皖河片区启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海口片区释放空间2925亩、形成净地1195亩,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路网全面贯通。观城苑、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观城路、安宁路建成区域竣工交付。优化集贤关片区成片开发方案,释放空间1120亩、形成净地1073亩,五里路、经一路、集安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冠侯新材料、博赛智能门窗等18个项目加紧推...
一年来,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顶格推进、精准调度、高效服务,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健康运行。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1%。全县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已然形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数智赋能、向新提质,纺织服装产业首位度更高、辨识度更强。新增纺织服装企业主体54家,年内升规...
预期目标圆满完成。打好政策“组合拳”,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突破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5%,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稳居全市前3。
荣誉试点再创佳绩。获评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县、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深入实施,新增“小升规”企业13家,新建投产入规企业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广亿智能、佰诚包装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顺宇、聚智鑫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强润、科诚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制造业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居全市前列。“一区多园”主阵地扩容提质,开发区三期完成净地1000亩,香茗山路、九龙路、经二路基本建成,南片安置房主体完工、北片安置房加速推进。老区经一路改造完成。徐桥、小池、城西园区项目招引、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北中...
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新增规上企业20家,月度入规8家、历年最多。新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达17家。锐业制药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晶优光伏、鹏威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产能释放,华业香料入选海外仓企业全省20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新产品12个。慧儒铜箔获评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天元电缆荣获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卫康制药、天柱特缆获评省级绿色工厂,中新云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新天柱纺织列入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新增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2家,上市后备培育企业4家。现代农...
主体培育量质并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战新企业4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7家;金田新材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建材新能源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顺彤包装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美祥实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名单,松泰包装等2家企业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实施数字化诊断130家、数字化改造32家;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铭慧城与福建南王合资成立的布袋王科技顺利投产,小蚂蚁绿色包装原材料集采供应链平台正式运行,我市与浙江龙港开展绿色包装产业互动互融合作...
全年GDP增长6%,高于全国、全省1个、0.2个百分点,总量跨过3000亿元历史性节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连续8个月位居全省第1,工业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稳居全省前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连续9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2,我市连续五个季度获得省投资“赛马”政策激励。新征程上,我们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锚定“进百强、上台阶”发展目标,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安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越发稳固。...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增长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经济运行稳居全省县(市)第一方阵。...
2024年,我们以务实之功铸就精彩之作。入选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被认定为“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石台硒茶”纳入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目录,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14.65亿元。石台香芽上榜首批《大黄山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石台皖南黄兔”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入选安徽省第二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七里中心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石台站)获评2024年度金牌赛事。...
一、二季度经济运行工作在全省位列第2、第4位。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暨矿业绿色发展“一号工程”顺利试生产,东鄱高速实现开工。合成氨技改、220千伏至德变等10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中器环保等104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14.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居全市前列。设立6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62个、到位资金138亿元。赴浙江大学等29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47场,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开展促消费活动...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增速连续11个季度位居全省前两位,1-11月共有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位。有效投资不断加大。坚持把项目招引、建设和谋划作为经济工作“第一要事”,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8个、到位资金760亿元,易龙火箭智造超市、晶度半导体等210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制造业投资连续7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东鄱高速、宁枞高速池州段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池州长江公铁大桥、石台抽水蓄能电站、池州电厂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合池高铁、宣东高速池州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系统谋划江南航天城...
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2个、增长19.2%,新开工项目31个、竣工18个,分别增长14.8%、38.5%,完成投资45亿元、增长18.4%。10个省开工动员项目,总投资55.5亿元,全部如期实现开工、纳统。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争取各类上级到位资金9.5亿元。围绕“两重”“两新”【2】方向,储备项目31个、总投资94亿元。“双招双引”持续加力。聚焦“首位工程”,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8个、总投资284.7亿元,分别增长7.3%、6.5%,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9.3亿元,项目个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回首过去一年,我们蓄势赋能、真抓实干,发展增长极进一步厚实。全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澎湃。总投资近70亿元的国能二期成功立项,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部新城校区正式奠基,“家门口的大学”绘就东向门户新地标。景昌宽厚板项目顺利投产,迈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实的一步。中车长江、新桥矿业、上峰水泥等重点企业向“新”发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博日、铜勤、科创等“园中园”化茧成蝶,“产业+基地+基金”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蓄势待发。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富乐德科技股价、市值屡创新高。...
地区生产总值213.9亿元,增长4.8%(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增长12.05%,居全省前列。粮食播种面积93.5万亩、产量39.1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亿元,增长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增长30.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9个百分点。能耗双控指标降幅居全市第一。枞阳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参加省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00%、97.8%、91%,居全省第1、第4、第4位。总投资69.5亿元的省支撑性火电项目国能铜陵电厂二期工程启动建设,总投资87.8亿元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全线贯通,总投资10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全线开工。总投资103亿元的有色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即将投产,铜冶炼产能登顶世界第一指日可待。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有色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一期竣工试生产,总投资52亿元的国轩高科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填补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以守牢粮食安全、发展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确保两手抓、两手硬。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恢复耕地2326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提升;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000亩,新增注册家庭农场50家。全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运用,机械化水平达85%。依托灵芝、黄牛、茶叶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徽亦健灵芝获评“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版书徽黄牧业被评为全市首家牛肉标准化生产车间,旌德黄牛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推动茶文旅...
11个省重点项目加速推进,133个项目开工纳统,总投资48.43亿元的15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审核,总投资6.17亿元的3个增发国债项目有序推进,家朋抽水蓄能电站、通用机场等一批事关绩溪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顺利开工。一、二季度连续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有望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3%左右,增幅居全市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左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左...
改革创新活力迸发。顺利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县产投、文旅投整合重组全面完成,泾城实业、牛投公司获AA主体信用评级。扎实开展土地改革,泾县入选全省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试点县,榔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有序推进。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2.7%、居全市第1,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三年市级优秀,完成全市首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泾县电机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223名,吸引7000名大学生实践实习实训,新增...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左右。连续七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59位,保持全省第一。...
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亿元,居宣城市第一位;存贷款余额超1260亿元,存贷比居全省一类县第三名;工业用电量突破42亿千瓦时,居全省第五。强邦新材登陆深交所主板,本土上市企业达4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到74家,居宣城市第一位。再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和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
突出新能源首位产业,加快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科大重工、托新精密、柏维力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工程用特种装备制造产业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6户、总数突破400户大关,培育税收千万元企业超30户、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6户。深化与合工大、安农大、巢湖学院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20.5%。实施企业数字化改造60户、技术改造升级82户,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户、“专精特新”企业12户、省级创新平台10家。鸿泰钢铁入围全省制造业企...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进出口总额增长20%。
——区域一体化实现新拓展。协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复,“一区三片”建设加快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378.2亿元,分别增长21.1%、27.2%。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框架协议正式...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中国式现代化鸠江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