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规划计划
1.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双控政策的矛盾。“十四五”期间,莲都区将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的“东扩、西进、北展、南拓”战略,构建活力北城,创智南城,碧湖新城的空间格局,能源需求尤其是工业用能需求必然随之快速增长。作为市行政中心,莲都区居民用能、公共机构和服务产业用能占全部用能达66%,呈现“占比高、刚性增长快、降低能耗强度难”的显著特征。“十三五”期间莲都区充分挖掘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潜力,完成了15.5%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十四五”期间,“双碳战略”必将使得国家更加严格实施能源双控政策,莲都区...
到202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老龄工作格局更加稳固;老龄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老年人健康水平稳步提高,老龄产业快速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全面强化;省级“老年友好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奋力打造全国领先老年宜居城市,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老龄事业基础。
——高规格稳运行的老龄工作机制更有活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效能全...
2020年8月,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指出,合理布局数字产业,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新零售等数字业务发展,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2021年9月,丽水市发布了《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和数字新基建等四大主要任务,要求深入推进莲都-义乌等山海协作产业园数字化改造,推广莲都“云森防等基层场景应用。同时,莲都区还入围了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创建名单,为莲都区带来了电商产业发展新模式...
以国家、省、市督察或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实施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进涉水行业企业治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对阀门加工、食品加工、畜禽养殖等涉水行业企业进行整治提升,大力开展“护水斩污”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同时借助无人机航拍、移动执法实时办案等信息化手段,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行为。“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专项行动70余次,立案处罚246起,出具罚款金额1052.38万元,其中涉水案件26家,罚款金额184.2万元,涉嫌行政拘留案件2起。
不断...
展望二〇三五年,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全面建成,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决定性成果;绿色低碳发展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引领碳中和实践;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稳定,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本形成,天蓝土净、秀山丽水、自然和谐、养生福地、绿色繁荣的现代化美丽丽水全面呈现。率先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为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前列,推动实现经...
1.攻坚集成电路标志性产业链。举全市之力建设丽水半导体产业园,推进传感器芯片制造及封测、制冷红外光电探测器、电子材料研究院及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硅基半导体、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和光电子前沿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立健全集成电路“链长制”,聚力培育集成电路和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细分产业,充分发挥上海张江科创飞地作用,探索集成电路产业“异地研发+丽水制造”模式。支持开发区、缙云、青田等地区聚焦智能传感器、电子电力器件、智能仪表,培育精品产业。到2025年,争创...
——近期(到2025年)
近期是空港经济区的培育期。三年夯基垒台,丽水机场建成投运,同步开发建设飞行培训学校、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工物流园、配套生活区等部分功能区建设。五年点上突破,率先发展航空运输、飞行培训、通用航空运营,着力培育综合航空物流、多元生态文旅休闲,引入和培养一批有实力、有能力、有品牌的企业。累计完成开发面积4630亩;临空特色产业板块初具雏形,建成141部航校1家,集聚通用航空运营企业2~5家。
——中期(到2030年)
中期是丽水机场空港经济区的成长期。...
1、工业领域
丽水市立足生态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循环理念,持之以恒地走生态工业兴起之路,构筑了独特的产业优势。丽水饮用天然水各项指标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长寿地区优质饮用水标准”,披云荣获“中国饮用水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优质水资源为医用针剂生产、酒类和软饮料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吸引了国镜、维康、众益、康恩贝等知名企业,在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医用针剂生产领域已形成了产业优势,燕京啤酒年产啤酒能力达到30万吨,已进入浙江省大型啤酒生产企业行列。水电行业已形成规模,全市多年平均发电量约...
落实“四大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四大建设”作为浙江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交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丽水作为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大通道”建设联动“大湾区”与“大都市区”,融入省内“一小时交通圈”。加强与全省四大国际、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互联互通,完善杭州(江苏)、宁波、台州、温州、闽北、闽西北、衢州(江西)、金华(安徽)八个主要方向辐射通道,形成接沪融杭连闽通粤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点+轴+环+射”体系,建设枢纽上的城市,以交通作为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践...
展望至2035年,组织领导体系、救援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技术装备体系以及人才队伍体系等五大体系要素基本完善,全市形成“1+2+N”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全市和周边范围的快速精准响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十四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各方力量、集约利用资源,构筑起丽水市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主体骨架和雏形。到2025年,率先建成1个综合型航空应急救援中心,若干直升机应急停机坪;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45分钟响应(15分钟准备、30分钟飞行),单点覆盖半径约100公里。重点强化五...
“十四五”时期,丽水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争当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示范,走出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新路子,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实现水环境质量优、水环境治理更深入、水生态系统更稳定、水资源配置更佳、水生态环境更亲民,不断为丽水市民群众创造更加优质的水生态环境,努力成为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耀眼明珠。
——水环境质量高位提升。到2025年,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千吨...
深化绿谷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健全“绿谷名师”六级成长阶梯(教坛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名家)和“绿谷名校长”三级成长阶梯(骨干校长、名校长、教育管理名家),完善理论、实践双导师培养机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名师、名校长比例达到全省中等位次。推进教师全员进阶计划,落实青年教师成长行动,推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人人发展。建设丽水数字化教师学院,构建市县校组四个层级、线上线下相结合、教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新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通过招引人才、教师在职学历提升等途径,初中、...
到2022年,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各项建设评价指标高于全省实施要求,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花园乡村建设模式。建成花园乡村600个,其中精品花园乡村150个;沿“瓯江、绿谷、诗路”联县连景、跨山统筹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10条,使丽水“花园乡村”建设成“样板”,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响亮品牌,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示范区。
到2025年,不断丰富、巩固、提升花园乡村建设成果,全市花园乡村美丽图景基本展现,花园乡村建设模式成熟,全市花园乡村 “六态美”的目标基本达成,花园乡...
到2025年,基本创成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花园乡村先行地、共同富裕幸福园,初步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乡村空间格局优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重塑城乡未来关系、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性成果。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创成花园乡村600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5倍;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翻番,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000元以下情况。...
——构建知识产权治理新体系。以《丽水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的决策部署为抓手,构建知识产权治理新体系,助推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到2025年,力争形成特色化、集群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知识产权多元共治新格局。
——熔铸知识产权创造新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支持丽水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高质量特色化知识产权培育,强化龙头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