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4日在金安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金安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媛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2024年工作

  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金安新实践取得新突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发挥多重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安新实践树立了根本遵循。这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顶住了外部压力的重重挑战,抓住了开放发展的层层契机,守住了社会民生的道道防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幸福金安建设行进有力。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8.1%。

  这一年,我们紧扣区域协同战略,开放发展兼容并蓄。东向发展动能集聚。与瑶海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稳步推进与瑶海区、庐江县共申共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三地携手发布“合六同城”文旅客源地宣言。六安联动创新区与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合作备忘录成功签约。广智汽车零部件、赛默科思半导体等11个合肥市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金安,总投资29亿元。全力保障和襄高速、合武高铁建设,全省首条合六“站点巴士”正式开通,首批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上线合肥。安徽工研院六安院与中科大合作成立映山红双创学院,区中医院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二附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对口合作纵深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合作园区”正式挂牌,明天氢能、航特科技加入G60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吉六零山海合作基金正式运作。六松现代产业园首个外资项目曼盛包装签约落地,园区利益共享机制签订生效。开展教育领域对口交流活动32场,市四院、区中医院与松江区组建专科联盟4个。皖西白鹅、板鸭等6大品类农副产品入选2024年上海市“百县百品”名录,新承接上海市级3.5万吨小麦异地代储任务,聆心谷入选上海市职工疗休养基地,万兴悠然居、如龙颐养产业园获评安徽省长三角健康养老目的地,全年农文旅对沪创收22.7亿元,同比增长45.5%。

  这一年,我们聚焦平台优化升级,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承载平台跃迁升级。科学实施“管委会+公司”改革,整合设立“八部一委”,组建区招商引资公司,全面完成金安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剥离。实施水电路网基础设施项目21个,总投资11.1亿元,三十铺及城北片区供电工程、城北产城融合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长淮路、龙池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按期建成。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园区土地234亩,消化闲置标准化厂房22.8万平方米,金安经济开发区获评全省亩均效益领跑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金开共享”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园区在孵企业达46家,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项目引建竿头日进。举办产业发展环境说明会7场,嵌入行业商协会开展专题推介交流8次,与兴业银行签订15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与市场化GP合作基金10支,金安“朋友圈”越来越广。不断拓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新打法,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6个,协议引资146.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兑现社会引资人奖励310万元。深入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坚持并完善“单周商要素,双周看现场”项目调度机制,5个项目“四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园区项目平均开工时间同比缩短36天,建设周期同比缩短20天。瑞隆机械从洽谈到开工仅用时61天,刷新全区签约、开工两项速度。工业发展质效并举。大力实施工业发展“136”工程,出台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9.5亿元,同比增长45%,体量全市第一,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77家,鸿劲铝业、明牛乐驼、豪斯特3家工业企业年产值首破5亿元。科技创新指数蝉联全市第一,应流航空、格恩半导体成功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诺欣智能、伽马莱恩等22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蓝焰线缆、朗格电气等10家企业认定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明天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获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9个,环友科技、科大国创获评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新增省数字化车间4家,数量全市第一。

  这一年,我们狠抓“千万工程”建设,农业农村乘势而兴。粮食安全行稳致远。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2万亩,粮食总产52.5万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9.1万亩,入库新增耕地1198亩。木厂镇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实施粮食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32.5万亩,推广“三代”模式,新建育秧中心13个、农事服务中心5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水稻机插秧率达66.3%,有效解决冬闲田和季节性撂荒地问题。特色农业亮点纷呈。扩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新增主导产业种植面积4.2万亩,新建扩建鹅舍5万平方米,白鹅高端绿色食品加工园主体封顶,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精心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作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新培育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全年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35.1亿元。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全国绿色食品认证30个、有机农产品10个。六安黄大茶传承人陈全福获授首批“全国乡村工匠名师”称号,黄大茶衍生茶饮“霸王茶姬-晴山栖谷”破壁出圈。文旅产业互促共融。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文旅部基础评价,淠河右岸生态农业示范区、南山南·梦享村正式运营。精心开发乡村游、避暑游、研学游等农文旅产品,举办六安市第十六届桃花节、江淮果岭采摘节等“四季游金安”活动140余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文旅营销推介活动16场。大力培育“五大民宿集聚区”,认定首批“画廊乡宿”旅游民宿31家,少间·素心谷获评全国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百强民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945万人次,创收47.3亿元,分别增长5.1%、5.3%。文旅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这一年,我们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格局协调统一。城貌街景提档升级。科学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实施城镇范围内征迁项目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棚户区改造152套,城区既有住宅加装及更新电梯126台,梅山新村及周边小区旧改还建项目竣工交付,供电局南大院、民政局家属区等居民区旧貌换新颜。融合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弱电改造“四网合一”工程,12个老旧小区地下排水、空中“飞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系统改造银河、东城等8个重点农贸市场,规范红街流动摊点经营,城市管理与市井烟火和谐共存。金安区工人文化宫建成投用,城区首条14.5公里智慧健身步道竣工开跑,城市生活品质不断攀升。乡村建设高效推进。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高效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成功申报省级精品示范村4个,圆满完成全年1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创新建立人居环境“南北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完成11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升级改造,建成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8个,获评省级绿美乡镇2个、绿美村庄4个。张店镇太平桥村获评省级最干净乡村,翁墩乡杨公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生态环境全面向好,空气优良率达84.8%,秸秆禁烧省级“零火点”,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和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省环保督察完成全部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有序推进。消费活力加速释放。全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省级重点服务业平台企业4家,银泰百货顺利开业。大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金安”“爱尚皋城 金秋有约”等促消费活动8场次,拉动汽车、家电、家居等以旧换新消费22000余笔,交易额达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电子商务厚积薄发,新增互联网营销主体150余家,全年网络零售额约49亿元,同比增长20.3%。酷豆丁科技入选全省跨境电商企业十强,绿篮子超市获评省级数字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城北镇获评省级电商示范镇。红街文化园获评省级“十佳夜游街区”“皖美消费新场景”。

  这一年,我们厚植执政为民情怀,社会福祉扩容提质。社会保障健全有力。加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政策投入,47大项、74小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综合完成率126.4%。全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54.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推进防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2.2亿元。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扩面提质。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增城镇就业7207人,建成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1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3个、省级青年创业园1家。就业创业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六安市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康养中心如期建成,2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投入运营。完成全区公益性公墓政府定价,淠东乡公益性公墓建成投用,累计建成15座公益性公墓。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1350个,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皋城中学南山校区建成招生。2024金安国际网球公开赛圆满落幕;市六运会暨第一届残运会和特奥会顺利收官,勇摘全市奖牌榜第一名。《咱们村里有村晚》节目四登央视。新建乡镇游泳池馆2座,获授安徽省首个“泳安工程”示范区。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优化调整“1+2+22+N”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市人民医院驻金安区专家工作室揭牌成立,4个乡镇卫生院迁址新建项目接续投用,区中医院全面开诊,填补区内公立中医医院空白。区市场监管局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社会环境安定和谐。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年度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全省率先实施瓶装燃气网格化管理,完成8家瓶装燃气企业整合升级,26万只液化气钢瓶实现阳光充装。集中开展幼儿园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177所幼儿园安全办学。精心打造“平安医院”“平安校园”示范创建点,安装“平安卫士”道交智能预警系统31套,覆盖区域亡人事故“零发生”。区应急指挥中心接入11家单位视频资源,应急应战效能更优。全区181处人防工程落实网格化管理,张店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建成投用。扛稳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巡查836次,培育“食安安徽”品牌企业11家。有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物价、老龄等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这一年,我们紧盯政府自身建设,作风能力精益求精。政治建设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化运用审计监督,存量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区政府发布文件向市政府备案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保持100%。统筹推进“书香机关”建设,作风能力持续提升。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项目预算事前评估核减率达30.9%。推动基层减负增效,严格落实“无会日”制度,全区性会议同比压减18.2%,督检考事项同比压减17.1%。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办结区人大建议76件、政协提案141件。重大改革锐意突破。系统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灌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项目,东桥镇何山村获批全省首张水资源使用权证,研究制定农业水价水权综合改革六项机制、七个办法,入选第二批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区,全省唯一。先生店水厂获评水利部首批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推进行政执法检查改革,创新开发“涉企检查”微应用,有机整合28家行政执法单位涉企检查事项,积极实施“8+4”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探索行政执法检查企业“白名单”制度。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实施“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全流程电子化招标率达100%。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只进一门,只办一次”。成立区国资发展有限公司,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高效承接市开发区社会事务。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6个单位完成揭牌和人员转隶工作,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乡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基层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成功创建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茶棚社区民情民意“四碗茶”广受关注。“数字金安”数智云脑及一网共治平台上线运行,全年办理各类群众诉求5.22万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3.1天,人民网留言办理连续三年获全国表彰。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省委巡视交办信访件全部办结,全区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4.94%。

  各位代表!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必须紧密依靠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必须全区上下风雨同舟、团结一心。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为这片热土倾注心血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奋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居安思危,方能致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较多,比如:产业规模不大,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相对缺乏;有效需求不足,市场内生动能不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仍存在较多短板;防范化解风险任务依然较重;政府作风建设仍需持续强化。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足,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16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