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东北地区
五年来,我们注重统筹融合,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城区建成面积由2016年的1167公顷增加到1502公顷。水、电、气、热等地下管网持续更新扩建,城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品位持续提升,新建改建道路13条,新增绿地10.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5438户、老旧小区17个、低温楼68栋,新一中、新人民医院、新客运站等重点项目即将建成,海绵公园、地下人防商业街、新火车站站房等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城市管理规范有序,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市容环境清新整洁。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投入9.5亿元推进道路...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十个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六个新跨越”。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量质齐升,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两个“千字号”形成规模。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百亿级GDP县(市)区达到13个,实现综合实力、民生福祉、文化软实力、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面提升。...
五年接续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基础更加夯实。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城乡建设项目114个。新建改造主城区街路10条,维修机动车道、人行道11.6万平方米。站前广场、站前大街建成投用,哈佳铁路通车运行,方正步入高铁时代。改造老旧小区70个、住宅楼78栋,新增并网供热面积52.7万平方米,燃气入户15613户,供水、供气、防污、排涝等基础设施持续更新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改建农村公路11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9处,新打农村水源井32眼,建成村级小型污水处理厂13座,全县自来水普及率98.7%...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京抚公路过境段已近尾声,铧子山大街北段道路建成通车,城区两大主街路实现贯通,“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完成城区道路黑色路面升级改造16条、33.2万平方米。实施城区内河护岸改造和10余项给排水工程。城市净水厂及水源地项目开工建设,二次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形象持续改善。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80万平方米,城区“花海城市”“森林城市”“亲水城市”建设全面升级,治理裸地70万平方米,栽植花卉800余万株、绿化树近10万棵,成功创建“全国...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发展至上不动摇,综合实力积蓄了新动能。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稳中有进,2020年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第37位,比2019年提升了15位,跨进全省第二梯队,2021年前三季度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第34位。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7.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4%、9.5%;五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88亿元,年均增长7.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比2016年增...
最直观的是城乡面貌大幅提升。实施城西一期、二期棚户区改造和达连河塌陷区治理项目,改善1.1万城镇人口住房条件。完成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依兰镇、达连河镇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硬化村内道路198公里,铺设路边沟120公里,改造室内厕所6369户,完成192个自然屯饮水安全改造。实施同哈公路(依兰段)改扩建工程,团山子大桥主体完成,牡丹江大桥、巴兰河大桥建成通车,哈佳快速铁路让依兰一跃进入“高铁时代”。...
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全力以赴引投资落项目,调结构促增长。五年来,先后引进项目128个,协议引资额409亿元。推进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94个,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今麦郎凉白开生产线等36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资效益持续提升,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实力稳中有进。2019年,宾西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上升73位,取得建区以来最好成绩。2020年县域经济综合排名重回全省十强。2021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3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增长71.6%,县域经...
坚持补短补弱,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镇规划逐步完善,拉开城市主框架,城区面积扩大到39.5平方公里。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升级改造市政道路29.5公里、农村公路427.8公里、危桥265座。推进棚户区改造地段11个,建设商品房4988套45万平方米。城乡垃圾转运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建成4个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处理场、1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完成巴彦镇、兴隆镇2个热电联产项目,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77万平方米。...
坚持品质为核,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建维修道路62条、11万平方米。实施兴盛委、尚义委等棚户区项目4个、1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28个、107万平方米,拆除城市违建547处、2.4万平方米。“三供一业”改造基本完成。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748.3万平方米;改造供电线路144千米;幸福沟新水源地投入运行,出厂水质106项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推动成立物管会或业委会,推广菜单自选式物业服务模式,92个弃管小区迎来“物业管家”。实施“四水同治”,投资7亿元的蚂蚁河净水厂、福源水处理厂、污水截流干管一期、自来水...
推进开发区管委会综合体制改革,完成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北部供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开发区落户企业达到128家,年实现产值30亿元,税金1.3亿元。通过二次招商盘活乾朗门窗、环球包装等8家僵尸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五常开发区纳入省“百千亿园区”培育计划,位列省级开发区前列,发展潜力更加巨大。...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兴区战略,大幅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突破140万亩。战胜台风、内涝等自然灾害,粮食总产稳定在40亿斤左右,实现增产连丰。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区120个,“两品一标”认证 134个,2019年我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机械保有量位居全省前列,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7个省级贫困村提前脱贫出列,2355户599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13家,新光光电在东三省率先完成科创板上市,安天科技获评“独角兽”企业,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40家中小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的3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至3%,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13家,新光光电在东三省率先完成科创板上市,安天科技获评“独角兽”企业,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40家中小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的3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至3%,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未来任重道远。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能力不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还有差距;民生领域短板仍然突出,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锚定目标、久久为功、补齐短板、突破障碍,真正做到爬坡过得了坎、滚石上得去山。...
五年来,我们精准施策,城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再上台阶。维修居民庭院615个,改造居民庭院45个。完成总面积569万平方米、8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受益居民6.5万户。完成了735条(段)道路的维修任务,维修总面积73.18万平方米。完成征收项目65个,征收面积30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违法建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35万余处、264.3万平方米。在私建乱建、废品收购站整治、僵尸车清理、建设工地环保施工、共享单车管理、清除街面乱象等方面实行持续治理和常态化管控,城区环境秩序明显好转。建立城乡一体化...
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加快推进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外挂线整治等民生工程。大中修道路总面积90.3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54.6万平方米、人行道35.7万平方米。环卫机械化作业覆盖率达90%,深入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容器配置率达100%,全省首个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投入使用,城市建管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747个,完成投资1560亿元;建成投产318个,实现销售收入2616亿元、利税36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492家增加到1751家,增长2.6倍。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引进项目23个,落地开工14个,同比增长600%,引进投资7.6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1亿元。4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12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胶原蛋白肽食品项目正式投产,方达安检设备、澳泰钻具等项目进展顺利,冷链物流、牡丹油等新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辽宁鸿晟透平零部件加工、从实和德环保设备等6个项目列入省“老原新”项目库。全年“个转企”74家、“小升规”4户、“规升巨”1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家。...
四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成滨海公路、102国道及新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改,施划标线25万余平方米,安装护栏96公里。教育园区路、六股河新桥等建设完成。强化城区出入口、北外环等地段综合整治,完成县和新区环卫一体化改革,城市环境不断优化,蝉联省级文明城(标兵)四连冠。新区完成渤海大街东延、职业技术学院南侧道路工程,铺设污水管线18.45公里。完成49个美丽示范村、243个整洁村及11,887座改厕任务,加碑岩乡黄木杖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高葛线、永加线等道路建成通车,新建及维修改...
“项目为王”全力推动。“项目管家”精准服务,2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稳步实施,新衡泰、绿益环保等项目竣工投产,乾阳、旭蓝等项目开(复)工建设。全力实施全员招商、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成功落地项目26个。集约型绿色数据中心项目签约在即,将填补数字化产业空白。发展“飞地”项目22个,乡镇财源有效壮大。...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新建、改造校舍14.8万平方米,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35项,“辽宁省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单位”等省级荣誉36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2个社区、村获评省级“综合文化中心示范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1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26亿元、社会救助金3000余万元,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已经形成。...
真抓实干,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全面提升。新增设施农业6000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万吨以上,打造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培育出正佳红大樱桃、鼎硕苹果等一批优质品牌,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新型工业化稳定提升。锦西石化、航锦科技等支柱企业先后完成技术改造,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规上企业增至60户,“规升巨”企业达到5家,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现代化持续提升。省级连山商贸流通集聚区快速发展,东城商贸集聚区初具雏形,限上企业达到85户,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集中资源聚力招商引资。推动力量向招商集中,成立市县两级招商中心,为三个市属开发区增编70人,全市专职招商人员近600人。市领导带头招商,实施“钉钉群”打卡考核,驻外招商成为新常态。推动政策向招商倾斜,新上项目财税收入80%留给园区。推动要素向招商集聚,新增建设用地1910公顷,处置“两块地”326公顷,为项目落地留足空间。争取中央项目资金22.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14亿元。全年签约项目129个,增长38.7%,总投资1034亿元,增长146%。由于项目储备不足、疫情冲击、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市...
四年来,我们爬坡过坎、聚力有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新动能。工业产业集聚全面形成。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以上。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整体规模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位列全市第一;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神州沃良项目异军突起,丰瑞天成水飞蓟加工、鹤乡旺升生猪屠宰、辽宁开味佐餐食品等超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实现集聚,...
四年来,我们聚焦项目建设不动摇,不断积蓄发展动能。建立了部门联动、定期调度和督查考核制度。绘制了产业招商地图,大力开展“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与融通集团、中储粮集团、韩国大象集团、SK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达成投资意向。邀请域外企业来区考察1180次,签约注册项目100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79亿元。加强项目谋划工作,获批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5.9亿元。领导包保、项目专班、项目管家高效服务项目建设。全区纳入省重点项目库推进项目297个,万鑫富利重包装膜、临港医疗卫材产业基地等57个亿元以上新项目开工建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