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东北地区
这五年,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总投资14.3亿元,全长155公里的呼十公路建成投用,改造农村路网18条192公里、农村公路危桥33座,农村公路通达率100%。新兴、老北、红光至怀柔等公路有序推进,鹿鼎山机场开工建设。呼玛河治理、汗达河防护、城欣湖连通、界河护岸等工程竣工投用。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建成19个中心村电网改造、21个村屯亮化和62.4公里“井井通电”便民工程。有序推进儿童公园、公共体育场、南北出口路绿化、呼玛镇绿化亮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公共服务项目。投入2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配套项目3个、改造18...
五年笃行,我们拓展城市、扮靓乡村,城乡面貌极大改善。通过实施“三供一业”、棚户区配套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围绕补短板、治乱象、提形象,集中清理了城乡周边非法构筑物,整治了环境卫生顽疾,实施了城乡绿化、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工程,人居环境实现长效长治,创建国家级示范村5个、省级示范村3个,我县被列入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先后荣获“全省龙江民居十佳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县”称号。...
这五年,是内育外引抓项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成功举办天南地北安达人、国际乳业文化节,江浙沪地区招商推介会2届,安达化工产业发展论坛4届,共签约产业项目334个、签约额969.8亿元,新开工项目114个,世纪云天化、京盛华等51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产业结构加快转型,规上企业发展到58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启动转型升级企业7家。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最大邓钠盐生产基地、工业磺胺产销基地,化工产业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新能源装机总容量1472兆瓦,成为全省县级最大新能源基地。危化物流企业发展到10...
项目引建实现新突破。高质效招引项目。成立招商专班,制定招商图谱,突出招大引强、延链补链,整合资源、联合招商。首次在亚布力论坛签约项目,投资额度达8亿元;成功举办线上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春季集中开复工等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5个、增长34.6%,总投资169.7亿元、增长71.5%。飞鹤瑞信诚牧场、宜品绵绵瓞农牧场等项目签约开工。高质量建设项目。签约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开工项目实行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实施省市“百大项目”24个,完成投资25.78亿元,增长20.7%,上海电气赵光100兆瓦风电平价...
强化项目引领,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成立13个产业链工作专班,市县一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市百大项目开复工128个,完成投资120.9亿元,67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75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编制产业链图谱、供应链家谱,全市实际利用内资43.5亿元、外资230.3万美元,分别增长52.6%和132.2%,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试验基地、多宝山铜业采冶电一体化、飞鹤全产业链等82个项目签约落地。矿业经济持续发力,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完成股权重组,四季屯煤矿(5区)完成野外勘探,6个煤矿升级改造项...
过去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效大为提升的五年。五年来,重点推进千万元以上项目37个,完成投资100.73亿元,18个项目实现投产。百利良焦炉气综合利用等项目投产达效,成功盘活了乾丰、美华等企业,焦化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润恒风电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区风电项目“零”的突破。万锂泰锂电负极包覆碳化、鑫科纳米合成树脂等项目投产达效,宝泰隆150吨石墨烯成为全国首个石墨烯工业化项目,石墨及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品牌进一步擦亮。现代农业步伐加快,累计流转土地9.5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亿斤以上。商贸业进一步发展...
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勃利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6个,实际利用内资46亿元。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个,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顺利完成,关闭矿井15处,淘汰落后产能75万吨。三次产业比由32.4:26.3:41.3调整为35.8:17:47.2。我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国家级中药材示范县、国家第三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建成高标准农田77.2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引进天兆猪业、元盛和牛等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05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1.25倍和1.16倍。规上企业户数增加33户、达到100户。江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勃利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园区。成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联顺生物医药项目,万锂泰、金风新能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投产。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估连续三年为良好档次,转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五年来,铁力市相继获得“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医共体试点单位、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全国第三批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国字号”荣誉26项,获得省及伊春市荣誉26项,铁力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此外,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不断加强,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六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统计审计、应急抢险、科技创...
三年来,我们应对挑战、加快转型,构建了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推进一产融合发展。精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7.15万亩;经济作物、北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1万亩、5.2万亩,北药特色产业园纳入全市“一区三园”规划,成功入选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推进二产提档升级。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先后引进项目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亿元,格润药业经典名方综合车间、森林和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提取、庆丰水电站等重点项目效益显著,规上企业达到6家。推进三产拓展延伸。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累计投资1...
预计到202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7亿元,比2019年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2.3%;固定资产投入实现2.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5亿元;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47万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实施重点项目18个,完成投资72650万元。对上争取成效显著,累计争取上级政策资金48000万元,进一步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区、蓄积势能,工业实力再展辉煌。建龙西钢经历“破产重组”实现“涅槃重生”。在区委、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老字号”焕发新活力。累计完成投资35.2亿元,开工建设了140万吨焦化、80兆瓦发电、100万吨双高线、4万立方米制氧等11个省“百大项目”。绿色工厂全面开工,炼铁高炉数字化车间通过省级认定。5G智能天车项目,成为我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商用项目。全力挖掘经济“存量”潜力,加大经济“增量”培育,现有规上企业5户、限上商贸企业4户,科技型企业2户。龙源雄亚、龙钢兴达、东盟木材等重点企...
三年来,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发展格局更加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完成棚改项目21.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3532户,实施路面硬化3.5万平方米,绿化5.8万平方米,新建给排水管线7300延长米,完成采暖工程15.3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和新建各类道路8.1万平方米,实施武装部、镇派出所、社区等业务用房、加工厂老旧小区等维修改造32处11.9万平方米,安装小区硬隔离栅栏3000延长米。新建公安、司法、疾控、应急等办公用房1.24万平方米。完成省百大项目供热管网改造主体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新提升。完善各类公共...
一年来,我们加力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效。新签约产业项目38个,新建、续建外来投资项目到位资金36.7亿元。5个省“百大项目”和81个市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7.7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7.8%。引进华侨城旅投集团为旅游产业升级赋能,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1%和15%。农业特色产业扩模增效,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达142万亩,全年生产食用菌2亿袋、生猪40万头,建设湖羊养殖基地6个,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达70万亩。绿色矿业加快发展,建龙西钢、鹿鸣矿业实现...
补短板优生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供热管网4公里,新增停车场车位906个,建成季华健康城市公园和2处休闲广场,改造老旧小区18个,完成37栋楼体提档亮化,市容环境秩序提升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修建农村公路9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座。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乌苏里江、挠力河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四头四尾”蓄势厚发。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完成投资107.8亿元。煤电化(材)产业园被纳入全省产业布局重点推进,1100万吨露天煤矿和2×60万千瓦机组联合运转,腐植酸/褐煤蜡千吨级中试项目进展顺利,“煤头电尾”“煤头化尾”动能加快释放。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完成土地收储30公顷,铺设配套管网6公里;搭建“双创”平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8500平方米;成功盘活“僵尸企业”3家,新入驻企业8家。30万吨燃料乙醇、北大荒米高钾肥等项目相继投产,“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不断裂变升级。...
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以夯实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坚持县局场“一盘棋”,协同融合发展。实施共建项目4个,总投资9815万元,竣工3个,完成投资7819万元。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0余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已全部竣工。协调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91.07亿元,全力支持域内农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实现21.87亿斤,增长12.7%,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全年落实农业“三减”面积105万亩。棚室蔬菜、中草药、食用菌种植分别达到190亩、1150亩和300万袋,生猪、大鹅...
千方百计保增长,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0户,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新增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户、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开展了绿特农产品展销周、惠动金秋汽车节等促销活动,市场消费加速回暖。承办了第三届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会议,举办了赫哲族乌苏里江开江节等文旅活动,全年旅游收入增长32%。金融服务地方发展力度加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60亿元,发放中小企业信贷资金187亿元。...
城乡面貌迈上新台阶。把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作为政府工作的落脚点,聚力城市基础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6个、棚户区2.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100余户;铺设供热、供排水管网12公里,改造路灯2100盏,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停车位2700个,城市功能和品质大幅提升。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建农村垃圾分拣中心85个、污水处理设施18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鸡西示范乡镇3个。聚力交通体系完善,完成月牙村至丹阿公路、皖峰至索伦公路拓宽升级,路长制经验在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推广交流。...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建设加速推进。凤凰体育公园、梧桐广场等一批地标性建筑项目有序实施。改造完成老旧小区51个、楼房53栋;实行多点作业、同步推进,仅用136天完成荣华村避险安置工程11栋楼房建设,让村民实现了安居梦;城南社区等棚改项目进展顺利,4509户居民“出棚进楼”指日可待。完成供热管网、净水厂附属管网改造,建设供水泵站28个,安装水表36008块。新增街区亮化67处、城镇绿化5.2万平方米。北华大街北延伸、银锋大街西延伸等重点城市道路全面贯通;德胜桥、平阳桥等16座危桥竣工通车。管理持续优化。新增城镇...
五年来,我们抓保障补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累计民生支出1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2%。创新开展 “五送”活动,城镇新增就业15933人(次)。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落实托底保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8亿元,惠及群众47万人次。新华村四、五组成为全省第一个整体搬出行洪区内的村庄。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全区29户、49人全部脱贫。...
这五年,我们聚焦产业、大力招商,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核心,总投资7.6亿元的哈工球形、可膨等石墨系列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中久玄武岩、山东泰丰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五年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4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规划实施的4.1平方公里产业园区获得省级批复,园区一路建成通车、二路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对上争取到位资金2.4亿元。...
园区基础日益完善。梨树工业谷总体规划正式获得批复,完成了安全影响评价、地质影响勘查、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水资源论证等重要手续,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审查会议。工业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阶段。化工园区认定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园区“一纵一横两环”公路网全线闭合,通讯主光缆接入,道路桥梁、消防站、蒸汽管网、电力线路改迁等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66千伏碱场变电所增容改造工程,获得国网供电公司立项批复。动迁1730户,腾空土地近50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聚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石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引进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32.4亿元。石墨产业园区实现高标准“五通一平”,入园企业达到10户,石墨深加工产值突破8亿元,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贝特瑞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隐形冠军”和“工业质量标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负极材料、膨胀石墨、氧化石墨烯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杂粮、黑木耳、鲜食玉米等特色种植产业,福宁杂粮、山泉耳、金城鲜食玉米、吉龙湖大米等品牌叫响鸡西内外。商贸服务业提...
秉持精细化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城区。载体功能更加完善。新建绿城御园、春风十里、兰德湖院子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投资4.12亿元完成新村一区、七区等老旧小区整体维修,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大润发、会战大街等30余处积水点改造,修复破损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6.8万平方米,市政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执法力量、执法事权全部下沉街道,常态化开展城市“净化”“靓化”“绿化”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70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门前堆物7.9万处,治理小开荒58万平方米。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