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7日)

  未来五年,按照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将以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为统领,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实现新突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力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标志性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大唐阜新项目正式投产,巴新铁路全线通车,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海州露天矿、新邱露天矿等矿坑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煤炭等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氢能源产业完成全链条布局,风电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完成。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壮大,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占比大幅提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种质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一二三产发展更加融合,建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打造面向京津和沈阳都市圈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初步建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高,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稳步壮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与名院名所合作,叫响“研发在京津、转化在阜新”,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政、产、学、研、资、介、用”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开展“人才兴阜”行动,建设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

  ——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以改革为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主动服务、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通辽蒙新陆海大通道,全面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取得新成果。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围绕“一核一轴两区两带”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建成玉龙新城核心区,基本完成城区内村庄改造。突出特色发展,“五城”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全域全季全业态优质旅游目的地。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县乡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更多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畅通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渠道,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进零碳产业园区、低碳养殖小区建设,实施全域清洁取暖改造,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推进防风治沙固土工程,筑牢沈阳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努力打造矿区综合治理、风沙生态治理的全国典范。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文体事业和产业更加繁荣。健康阜新建设成效明显,全民健康行动深入实施,养老和托育水平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化“三落实”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7%;单位GDP能耗下降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指标范围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继续在全省实绩考核中保持第一方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阜新速度”项目30个。推动长江材料科技硅砂深加工、越秀(辉山)成人奶粉等2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正大集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嘉寓光伏组件生产基地、远景智能风机总装基地等210个项目加快建设;升联生物农药原药、海鸿新能源风电塔筒等120个项目竣工投产。谋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0个。加快启动国家级储煤基地、阜新—新民直通高速公路等一批影响深远的重点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成立政策研究专班。继续推行“项目管家”制度,加强“全周期”服务。

  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举全市之力推动“路矿一体”重组、盘活大唐煤制气项目。启动盘活“两馆一心”、传媒大厦。持续化解问题楼盘。全面排查、积极盘活现存停产企业、闲置资产。加大阜新银行、农信机构抵债资产处置力度。有效处置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加强市矿合作,拓展阜矿集团非煤产业发展空间。

  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增长。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夜经济、节庆经济,开展“月月有节庆”系列活动,办好第二届玛瑙文旅商务节。丰富现有商业街区业态,推动城区经济发展。持续培育电商直播基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大宗商品、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支持彰武建设物流中心。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开展“文旅体产业提质升级年”为契机,深化“四产”融合,推进温泉康养旅居等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5个,旅游总收入增长2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5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