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东地区
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庆元县“十四五”时期谋划实施各类项目150项,项目总投资1642.91亿元,“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4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可归纳为“714”重大工程。
——聚焦7大领域。聚焦立体交通、数字经济、提质增档、产业培育、全域旅游、节能环保、民生改善七大领域,谋划布局重大项目。
——实施100个以上重大项目。在全县各类拟实施项目中,精心论证挑选,重点选择符合国家、省、市等相关规划要求,符合产业政策,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利于尽快推进实施的项目,突出重...
1、客货需求持续增长,运输结构逐步完善
“十四五”期间,预测庆元县将处于城镇化中期和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客货运需求将高速增长,运输结构将以公路、铁路为主,实现多方式共同发展。衢宁铁路的效能将进一步发挥,县域内外联系日益紧密,省界枢纽功能充分发挥,成为沟通温州、武夷山、宁德等地的重要节点,客货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南北向交通需求进一步增长
“十四五”期间,庆元县南北向交通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围绕目前南北向的客货运廊道,充分推进香菇市场和物流集散点的联通,充分提升丽水、金华...
1、到2025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推进,打响并深化“百山祖国家公园”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国家公园+,全域 “美丽大花园”基本形成,打造美丽浙江“最生态窗口”。
2、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民生活更为富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建立,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
食用菌生产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食用菌机械公司成功研发全自动菌棒成型机、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全自动烘干机、热泵烘干机等食用菌机械设备,食用菌生产环节全面投入使用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放气机、破柴机、微压灭菌柜等,5个机头的菌棒生产流水线从原来的18-20个工人,减少到现在10个工人,全自动菌棒成型机3-5人,菌棒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建自动化菌棒厂10余家,年生产料棒达8500万棒,占全县生产的70%以上,实现了菌棒工厂化生产全县域覆盖。改造新建钢架标准菇棚100多万平方米,先后建成蔡段、大...
——实现生态工业经济总量新突破。到2025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规上企业总数达到90家,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5亿元以上企业3家,1亿元以上企业26家。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突破。到2025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0%、55%和4%以上。
——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突破。到2025年,全县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5%以上...
综合考量全县服务业发展需要和可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服务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服务于人民品质生活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支撑打造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的“最生态窗口”。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发展目标是:
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服务业对全县促增长、稳就业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经济贡献地位更加突出,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5%。
发展质效体现新水平。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
展望二〇三五年,庆元县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卓越成效,美丽经济和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全面形成,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价值转化效率全面处于国内领先,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全国标杆,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内涵丰富的代表我国最发达地区的最高生态形象。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基于对“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形势的总体判断,设定“十四五”时期全县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向好,绿...
到2025年,全县人才科技工作全面融合、深度发展,基本构建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县人才先行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建成一批符合庆元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总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新型人才队伍,高能级人才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链条人才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创新引领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建成一批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培育竹木家居制造、铅笔制造、食(药)用菌精深加工、生物科技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现代生态经济体系。
...
“十四五”时期,云和将深化提升“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全力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生态价值充分实现、童话文化全域彰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云和从“全球木玩生产加工基地”向“全球木玩创制中心”跨越、从“中国木制玩具城”向“国际木制玩具名城”跨越。这就要求综合交通给予全方位的支撑和引领。一方面需要不断拓展综合交通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加快融入长三角、海西区,对内加快破解当前综合交通中存在的道路等级低、断头路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实施木玩电商提质扩量、跨境电商扩容增效、农村电商创新突破、线上线下平台打造等“四大行动”,逐步构建“三极引领、多点带动、全域覆盖”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发展生态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实现六大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0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木制玩具电子商务中心,建成全国电子商务标杆县。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使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强劲动力。到2025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
到2025年,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洪涝可防、河湖可亲、资源可调、文化可赏、管理可控。同时为“诗画浙江”大花园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为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输送优质水资源。
——打造更高标准的水安全保障。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利工程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流域的防洪闭合圈,城区防洪闭合圈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乡镇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农村区域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及以上,洪涝灾害预报预警与应急协同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1 县级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 规划保留现状云和县县级老年大学及县级老年活动中心综合体。
2 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 保留现状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新建和改、扩建的养老机构要配备老年电视大学办学场所和教学设施。现有养老机构要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办老年大学教学点;床位数在100床以上的助养型和居养型养老机构原则上要开设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床位数不足100床的助养型和居养型养老机构开设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
街道(乡镇)级老年活动中心: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规划11...
“十四五”时期,云和县将推动“一城一湖一梯田”空间格局向“一核两廊”更高能级形态迭代升级,加快从“浮云溪时代”迈向“云和湖时代”。“一核”即新型城镇化动力核,主要为县城及雾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结合功能需要,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平台和科技创新载体,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进一步增强承载产业、集聚人口和辐射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功能。“两廊”即云和湖创意产业经济走廊和云和梯田农耕文化走廊,其中云和湖创意产业经济走廊,以云和湖水系资源为依托,串联赤石乡、紧水滩镇、浮云街道和石塘镇,因地制...
作为“五水共治”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五年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的重要依据,综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下乡脱贫等方面的要求,并与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主动做好与财政、卫生、环保、建设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技术承担单位和经费,以提升饮水建设工程。
2、规模发展,科学布局
加强水源可靠性和工程运行可持续性论证,充分挖掘规模化集中供水潜力。寻找充足优质的水源,竟可能打破村、镇等行政区域界限,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按照“能联则联、能并则并...
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到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8.16万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长约3.7%;全社会用电量约达到22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为45万千瓦。
能源结构目标。
—能源消费结构。到2025年,云和县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保持在45%以上;煤炭消费量保持为0吨;油品消费量达到5.6万吨标准煤左右;天然气利用达到2800万立方米左右。
—能源生产结构。到2025年,云和县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光伏装机达到20万千瓦,生物质燃料利用达到8万吨。
节能减排...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是:“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与扶持,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提升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
现状高标准农田保有量8.12万亩(其中2021年已建成0.17万亩),按照已建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绿色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建设四步走的战略部署,确定规划期末已建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0.73万亩,宜机化改造...
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对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加大,稳增长主引擎、保就业主阵地、促投资主战场、调结构主动力、两山转化主通道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推动云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的核心驱动力。
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对全县稳增长、促消费、保就业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对经济贡献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9亿元,年均增长9%,占全县GDP比重达45%左右;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县税收收入比重保持29%以上。
结构质量形成新...
通过“十四五”期间努力,分类精准推进五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谋划盯引一批、前期协同一批、建设实施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梯度推进格局,力争五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415亿元左右,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推进建设150个左右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十四五”时期,民间投资、交通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
一是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通过对2020年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梳理,选取44个项目进行市场化融资,总投资约65.96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底,已完成国企融资14.15亿元。同时,通过市场化转型平移方式由国有企业依法依规承接相应的存量隐性债务,积极做好政府隐性债务市场化平移工作,目前已消化存量隐性债务10.97亿元。
二是建立“资金池”,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利用资金管控及银企互联系统,通过对市属国有公司存量资金的整合归集,形成“资金池”。“资金池”内资金统一调度、集合利用,有效满足各...
根据《龙泉市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预计到2025年有生猪出栏13万头,家禽出栏100万羽,牛出栏0.3万头以上;羊出栏2.5万头以上,中蜂饲养量达到5万群,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畜禽产品消费需求。
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总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产业层次得到较大提升。生态消纳为主、工业治理为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
到2025年,与全省同步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达80以上,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中等位次以上,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考竞争力达到丽水中上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明显扩大,让每一位龙泉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为全面复兴剑瓷之都、奋力打造品质龙泉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新时代剑瓷好学子”的培养机制全面建立。明确“红色根...
“十四五”期间,围绕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绿色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深入实施“146”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力争“科技创新鼎”。“1”是指打造浙西南科创基地,争创浙西南科创高地;“4”是指助推大智造、大健康、大文旅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6”是指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创新成果集聚行动、人才资源抱团行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体制机制改革行动、科技惠民服务行动六大行动。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龙泉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到2025年,主要科技创新指标...
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龙泉市文化底蕴深厚,龙泉青瓷、宝剑是龙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突出代表,青瓷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了龙泉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四五”期间,龙泉市要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试点县为抓手,深度挖掘青瓷、宝剑文化内涵,加快剑瓷文化的“三化”转变,传承青瓷宝剑制造技艺,发扬工匠精神。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加深文旅的深度融合,加快文化的宜游化转变,加深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在全市域形成文旅共促的发展局面。同时深入开展香菇、海丝、山水、码头、名人、农耕文化等挖掘、利用、提升工作,打造独具匠心...
到2025年,基本实现或接近实现体育现代化。推动龙泉体育工作全面融入党委、政府大局,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治理走向丽水前列,并实现以下方向性目标:
1.全民健身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末,龙泉基本建成“全覆盖和较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龙泉市体育中心项目落地,推动建设龙泉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公园”、“...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线,以优化生态、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美丽生态、兴林富民、平安林区为总目标,切实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整体提升林业智治能力,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不断强化林业创新驱动,逐步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让“森林龙泉”成为现代林业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森林、湿地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