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更大力度强攻工业经济,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工业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链条式、集群式推进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工业产业。加快培育“4+2”新动能,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精耕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赛道”,落实产业链链长制,“一链一策”建设产业联盟,真正培育具有萍乡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属、建筑和陶瓷领域新材料产业,努力建设国内有较大知名度的特种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数量达到140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培育矿山机械和压缩机相关装备、汽车零配件等智能制造产业,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提质升级,力争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数量达到100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落实“头雁领航、雏鹰振飞”行动,大力推进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力争绿色食品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电子信息细分领域,推动电子信息细分领域产业能级跃升,力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数量达到113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积极培育数字经济9条重点赛道,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基础再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加快建设产业数字化技术服务中心,扎实推动钢铁、建材、陶瓷、花炮等传统产业全链条升级改造,建强上栗县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示范区,推动芦溪县电瓷电气产业创新发展,力争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80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加强产业前瞻研究,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谋划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形成新质生产力。
做实产业招商。围绕“10210”行动计划和“4+2”新动能培育方向,瞄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长株潭等重点区域,举办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提高强链延链补链招商工作成效。加强项目考察评估,涉及项目落户、优惠政策制定、合同文本审定等重大事项,严格履行集体研究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基金投资决策机制,严格管理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和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清退机制,及时清退劣质项目。着力形成链主企业领航、关联企业集中、配套企业协作、企业梯次发展的“雁阵式”产业链条,力争引进优强项目10个以上,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100个以上,让更多“企业有利润、资本有收益、政府有税收、就业有支撑”的优质制造业产业项目为萍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做大优势企业。抓好企业梯次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瞄准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小微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配套、补齐产业链条,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强化质量支撑,狠抓标准引领,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降成本专项提升行动,延续优化工业企业奖补政策,围绕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物流、数字化转型、制度性交易等方面的成本,有针对性制定本地区差异化降成本综合措施,助力企业稳产增产。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充分发挥“民企之家”作用,建立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涉民企诉求快速处理机制、惠企政策协调落实机制,搭建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对接用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项目清单,强化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支持政策,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做足园区保障。全面落实市级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园区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赣湘合作市级工业平台建设,持续建设专业化园区,推动各工业园区聚焦特色优势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打好工业园区功能完善提升战,完善商超、医疗、交通、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功能,推动园区从基础功能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实施“四个论英雄”考核评价,促进要素资源加速向优质企业集聚,提升园区产出效益。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机制,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清理闲置低效土地2000亩,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切实保障园区用地。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制定优化开发区社会事务剥离方案和管委会赋能国有开发区公司方案,推进园区整体评估改革,提高项目入园效率,推动开发区更好聚焦发展主业。
做优科技支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施“高企达规、规企升高”行动,建立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着力培育引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队伍,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落实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推动营收5亿元以上企业市级科研平台全覆盖,抓好国家高压绝缘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建设工作,建强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加速推动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共建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积极推进半导体陶瓷新材料中试基地、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等中试平台建设,推进科创平台“市场化发展、公司化运营”改革,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力度,让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紧盯产业需求,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实施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加大对萍乡学院等“1+3”院校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力争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8%。探索实行“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产业教授”模式,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体引进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昭萍英才”等各类人才计划,健全本地外出人才摸底与对接工作机制,加快市人才发展集团建设,支持企业聘用高校科研人员为科技副总,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撑。加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力争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突破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