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9日)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承载着莆田的希望和未来,必须为教育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扩优提质基础教育,新组建学前教育“总园+”集团5个,高起点办好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福师大仙游附属学校,搬迁莆田一中高中部,投用中山中学绶溪校区,新增中小学学位5000个;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推动仙游二中、莆田三中等达标晋级,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内涵提升高教职教,支持莆田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更名大学创造条件;推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级“双高校”,开设“订单班”8个。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健全名师名校长培养管理体系,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巩固“双减”成果,规范清理各类“进校园”活动。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开展多形式继续教育,以馥郁书香涵养莆阳气质。

  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赋能“莆田智造”水平,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新认定新型研发机构5家。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转化落地院省合作项目10个以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5亿元以上,推动“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我们从不吝于表白对人才的深情,从不吝于表达对人才的渴求。我们将倾心引才,开展“才聚莆田、聚才兴莆”行动,鼓励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0个、各领域人才1000人。悉心育才,开展人才培养锻造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1500人,新选派企业“科技副总”20名。精心用才,推进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协同联动,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以人才“出彩”成就莆田“精彩”。真心留才,提升“莆田人才月”活动,健全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让更多人才向往莆田、扎根莆田、圆梦莆田。

  (三)把握大局大势,在探索莆台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打造两岸融合示范样板

  以情促融画好“同心圆”。开展“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加快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交流公共信息平台,健全两岸妈祖宫庙交流机制,办好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展“我在娘家有间房”活动,建设台湾风情街区2个、特色村10个,打造省级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3个。实施妈祖文化内涵提升工程,携手台湾妈祖宫庙开展“妈祖信俗”保护行动,推进妈祖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印象妈祖》常态化演出,让妈祖文化焕发独特风采。实施莆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深化两岸同胞中秋赏月品牌活动,开展族谱对接、寻根谒祖,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以通促融拧紧“合作链”。持续扩大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影响力,运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引进落地台湾知名医院、医械制造等企业10家。持续深化莆台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产业合作,招引莆台文创旅游合作项目10个,做强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建闽台渔业合作区。持续拓宽对台运输综合通道,建设湄洲岛海峡客运中心,做大对台铁矿石保税中转业务,全力推进对台客运常态化直航,进一步畅通台胞往来通道。

  以惠促融拉近“生活圈”。完善台胞台企权益保障协调联动机制,落实促进闽台融合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新增台企30家。完善莆台青年团体常态化交流机制,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招聘台湾教师,支持台湾青年参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引入台湾乡创乡建团队5个,新增在莆就业创业台青30人。完善台胞在莆就医、住房、养老、子女就学等保障体系,实现台胞在莆定居落户“愿落尽落”,推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招收更多台胞子女,让台胞来莆有信心、有实惠、有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上持续发力,推动城市更安全、更智慧、更美丽、更清洁、更便捷、更人性

  传承文化焕发名城风采。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莆田故事。注重严格保护,编制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制定“先考古、后出让”配套政策,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推进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二期等保护利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肌理和历史风貌。注重活态传承,弘扬莆仙戏曲、方言、民俗等文化,丰富非遗一条街业态,打造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让城市更有文化、更具内涵。注重共建共享,打造一批百姓大舞台、非遗传习所,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让群众文化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完善设施提升城市品质。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更新,有序开发高铁新城、滨海新城、绶溪片区,加快建设城市更新核心示范区,完成龙德井、黄石沙坂等项目,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3个、城市危旧房1000套,以“新”换“心”为百姓幸福置业。统筹生态廊道和景观视廊,建成环城绿道、泗华郊野公园,推进水上巴士沿线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新改建口袋公园10个、公园绿地50公顷,以“绿”为“笔”为百姓幸福添彩。统筹交通设施和路网建设,加快八二一街、湖滨南路等建设,建成联十一线、紫霄大道二期,开工赤港服务区双开放等“两通工程”,打通一批“断头路”,新改建城市道路60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以“通”畅“行”为百姓幸福开路。

  贴心呵护推进城市治理。优化应急指挥体系,实施应急管理数字化场景应用“165”工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保障能力。优化交通组织,集成提升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信息服务、违法管控等功能水平。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平台,提升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城市内涝治理,深化南北洋河道联排联调和易涝点整治,新改建雨污管网95公里,综合治理窨井盖,把精致“绣”进城市每个角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