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9日)

  (五)扩内需稳外需,在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上勇当先锋,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入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投向,安排省市重点项目330个、年度投资930亿元;坚定不移大招商、招大商,优化招商机制,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个、3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强化要素保障,推动100个项目开工、100个项目竣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深化“全闽乐购·惠聚莆阳”活动,加大莆田优品推广力度,提升“百家餐饮名店”品牌效应,稳定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壮大文旅、数字、健康等新型消费;实施“168星夜工程”,提升夜间经济示范区10个,新增首店、旗舰店60家,改造“微商圈”80个,让城市“烟火气”更旺、生活味更浓。

  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坚持改革不停顿,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域通办”,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9.1%;深化园区改革,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开展“亩均论英雄”,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育成中心和生活配套设施,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建成小微产业园6个,新改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0亩以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10%;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落实“两平衡一冻结”制度,推动林权规范有序流转5万亩,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良田常丰。坚持开放不止步,争取落地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莆田片区,建设富力智造百亿增资扩产等项目,发展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新业态,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5%,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筹建天下莆商莆侨博物馆,上线“天下莆人”平台,更好引侨资汇侨智聚侨力。

  持续提升港口能级。加快建设港口基础设施,重点推进罗屿8号、11—12号泊位,石门澳6号、9号泊位,建成石门澳11号泊位、涵江3号泊位,持续放大深水良港综合效应。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国道G228等疏港通道建设,开展湄洲湾航道四期、湄洲湾港口支线扩容前期工作。加快港产联动发展,开工建设湄洲湾火电厂三期,推动选矿项目落地,提速哈纳斯LNG接收站建设,壮大莆头木材港口源头市场,申报综合保税区,推动“煤矿气木”链式发展。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布局,争取获批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推动中转基地转型为产品基地、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

  (六)突出生态优先,在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和湄洲岛保护上久久为功,持续厚植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定践行木兰溪治理重要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木兰溪治理25周年为契机,持续开展木兰溪治理成就展、学术研讨、主流媒体木兰行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木兰溪治理理念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让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更鲜活、更靓丽。以木兰溪下游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为龙头,建设水生态安全保障、南北洋河网整治等项目,创建木兰溪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以统筹木兰溪两岸连片发展为抓手,全面开展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全国试点,实施绿心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省水博物馆,推动木兰溪流域滨海水利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把木兰溪流域打造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流域展示带、全要素展示馆、全景式展示轴。

  持续保护好湄洲岛。实施湄洲岛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治理沙滩13处,补植增植红树林1500亩,建成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化系统。巩固全国“和美海岛”创建成果,推进生态博物馆群落及项目建设,健全污水全方位治理体系,深化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全岛绿化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探索推行“碳票”交易制度,建设生态零碳岛,为保护好湄洲岛加把“净”。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决落实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96%以上,主要流域、小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坚决保障供水安全,开展闽江口城市群莆田段水资源配置引调水工程,加快推进西音水库、市第二水厂迁建、仙游第二水厂扩建等工程,新改建供水管网35公里。坚决维护生态安全,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松材线虫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七)紧抓乡村振兴,在“千万工程”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护乡村美丽生态。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园庄镇、山亭镇打造省级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比例超6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65%,“绿盈乡村”比例超92%。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道路20公里,改造危桥10座。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盘活用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优势资源,留住悠悠乡愁。持续打造美丽乡村样板,以度尾“柚相邻”等7个乡村振兴重点片区为引领,统筹不同类型、不同梯次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点上创精品、线上有特色、片上出经验。

  共兴乡村富民产业。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8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立省级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片6个。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筹建“四大名果”展示馆,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20个。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选认省市科技特派员300名,让更多“土专家”“乡创客”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共创乡村美好生活。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帮扶措施,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生活年年好。实施农村居民创收增长计划,拓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推动地流转、钱进村、人下乡,让农村资产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00个,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新建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家书屋,开展百场“爬龙船”“村晚”“村BA”,以文明浸润乡土,以文体滋养乡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