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4日)

  (2024年1月4日在荔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荔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刘基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荔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莆田建市4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认真落实市委“一五二三四”(1)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区委“六大提升工程”(2),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顾全大局、团结进取,负重前行、迎难而上,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财政总收入48.7亿元、与上年度持平,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0.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亿元,增长0.1%;外贸出口总额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增长50.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44元,增长5%。三产结构优化为2.9:47.1:50。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承压奋进,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益,出台合力抓工业全力稳增长18条、民营经济强区28条等措施,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稳中提质。支持企业稳产增效。深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企业制度,强化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4.88亿元,兑现各级惠企补助6.31亿元,实现“白名单”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5.1亿元,援企稳岗政策惠及企业620家次、员工1.6万人次;全年新增纳税人2.05万户,同比增长128.2%;全区税收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10.42%,总收入税性比重达83.02%;其中工业企业税收13.81亿元,同比增长24.62%。有效投资带动强劲。建立项目前期办、重点办、督查办联合贯通机制,全年新增获批专项债券项目5个、10.11亿元,获得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补助3056万元;获批用地50宗2269.6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585.7亩,居全市前列。400个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1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实现68个项目开工、71个项目竣工,获评全省县区二季度项目工作正向激励综合考评第3名。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机制,新增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85.19亿元。消费市场回暖向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行动,开展“全闽乐购·约惠荔城”促消费及城市商圈主题活动13场,发放消费补贴82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3.1亿元。开展新能源车、餐饮专项促消费活动,带动销售额4200多万元,消费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多维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集群优势更加明显。扎实推进龙头企业标杆引领行动,荔城区运动休闲鞋产业获评“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恒而达新材料、双源鞋业获评“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祥恒包装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9.34亿元,总量与增速均居全市第二。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家、战略性新兴企业2家、推荐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三棵树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民族涂料品牌第一。启动5G全连接工厂培育工程,双驰与联通签订5G工业互联网发展合作协议,实现集成应用创新。“3D智造”项目获评“创响福建”大赛创客组第一名。现代服务业支撑有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跨境电商云产业园入驻商户53家,硕合才储、豆讯等2家平台企业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名单”。豆讯科技成功完成A轮融资,青春之家入选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22个平台经济项目预计实现交易额75亿元、开票额67亿元、税收0.86亿元。产业潜能有效释放。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限上商贸企业11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升规纳统”入库量全市第二。扎实推进“一区五园”(3)建设,深化土地报批专项攻坚行动,出让工业用地10宗358亩,出让经营性土地6宗244.21亩,出让金39.24亿元。加快构建园区标准化建设体系,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303亩、闲置土地165.4亩,规上企业入园率提高到68.9%,荔城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26名。

  (三)一体推进,城乡面貌加速更新。全面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4),控规覆盖面积达47.68平方公里,省级文明城区年度测评成绩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紫霄片区入选2024年全省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样板工程,联十一线天马安置区实现回迁,潭头桥片区、林峰二期、沙坂片区棚改二期等15个安置区开工建设。加快老城更新及风貌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个,建成棚改项目2个2001套,新开工棚改项目9个4194套、居全市第一。城市配套日趋完善。八二一街南伸(荔二路至壶公路)主车道实现全线贯通,打通莆田一中新校区周边路网、秀水路等市政道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2公里,超序时完成年度计划;改造危桥2座,建成“福道”4公里,新增公园绿地10公顷、口袋公园5处、垃圾分类屋(亭)30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流域木兰溪国控三江口断面和省控延寿溪口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均达100%,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空气质量达标率96.6%;木兰溪绶溪片区项目(绶溪公园)入选国家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试点名单。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建成幸福河湖建设示范点6个、河长制文化公园6个,完成河道治理11.47公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完成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53个、示范线路4条,西天尾镇获评中国乡村振兴典范镇、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黄石镇惠下村等4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东甲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000亩,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圆满完成年度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