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元业态。聚焦“山、水、村、夜”四大经济,深化“文旅+”,打造世界乡村旅游黟县典范。注重规划引领,谋划县城盆地最美旅游环线,修复西武岭、羊栈岭、青岭山古道,拓展露营休闲旅游,开建奇墅湖温泉度假、石林欢乐世界等项目,运营驴爸爸星球、萌宠乐园、凡朴旅拍等项目。做优“黟客市集”,丰富夜游产品,激活古城夜经济。平台思维赋能写生、民宿等传统业态,壮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布《写生基地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推动《民宿管家服务规范》向行业标准升级,延伸集聚民宿配品全链条,办好全省民宿大会、“宿来徽州过大年”民宿迎新生活季,争办国际高端民宿论坛,打响“黟宿美居”品牌。培育电竞、团建等新型业态,探索打造全产业链影视基地。做大赛事经济,创新举办山地车公开赛、超级越野赛、摄影大展,塑造航模、手球、拳击等赛事品牌。
优化旅游品质。以国际化眼光、精细化管理,巩固“景区大提升”成果,推行全域景区“席地而坐”,完成30处景区节点提升和打卡点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速智慧旅游,推广“徽黄游”平台,新增10个以上对外合作项目。深化旅游综合执法,探索信用旅游新模式,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服务质量,争创安徽省放心消费示范县。抢抓昌景黄高铁、德上高速开通机遇,紧密对接新媒体,完善融媒体矩阵,策划全域旅游高铁营销,拓展“三小时旅游圈”。全球诚挚邀约,出省跨境“抢单”,持续扩大“嘿多好哇”文旅IP影响力,实现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
提振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巩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市场新主体,确保新增省级服务业企业2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坚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提升。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搭建世界对话平台,吸引国际会展、大型论坛落户我县。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建成云弧软件创新基地。积极培育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全国养生游基地。深化“黟品五黑”菜品提升行动,争创全国美食地标城市。
(三)突出转型升级,强化实体经济支撑
锚定“工业强县”战略目标,梯次推进制造业“六个一批”,深入实施园区跨越发展行动,推动制造业加速壮大转型升级。
加速产业发展。聚焦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深化“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以上。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做强旺荣电子、鑫创光电等骨干企业,加速智能光学、智慧工厂等投产达效,推进脑机接口、竹纤维环保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做优绿色食品产业,提速双崇农业、肉鱼情蔬量产步伐,运营良水酒造、鹅大叔卤制品,引进药食同源健康饮品、哼哼达精深加工等项目。接续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建立米酒团体标准,引导企业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确保黟山(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
扩大规模总量。加速盘活存量地块,建成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以上,最大化满足项目快速入驻条件,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1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3个。强化金融支撑,推动政府母基金、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联动发展,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机制。助企稳岗留才,优化用工配套政策,解决企业用工300人以上。深化科技赋能,巩固高新、战新三年倍增行动成果,滚动实施果蔬食品生产线、高性能专用密封件、全自动智能继电器生产线等技改项目,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5%,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企业2家、战新企业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增长10%。
做优发展平台。优化“一区两园”空间布局,高标准编制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新增工业用地100亩以上。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加快“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深化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差别化政策,实现“腾笼换鸟”3户,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亩以上。倾力打造高颜值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园区一期,运营电商物流产业园。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做大经开投公司,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最大力度激发发展活力,确保园区经营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税收突破8000万元。
(四)突出强村富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总抓手,持续推进“两强一增”“六业千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精特色农业。纵深推进“五黑”产业集聚发展,提速“532”空间布局,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黟品五黑”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实现综合产值8.5亿元。壮大标准化种养规模,拓展“五黑”飞地5000亩,培育黑茶基地2万亩,新增黑果500亩、种植黑粮3500亩,饲养黑鸡40万羽、黑猪3.3万头,争创省级皖南花猪繁育中心保种场。搭建“三农”数据仓,完善冷链物流、仓储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成黑米酒精深加工生产线。深化与中农大、省农科院合作,开建标准化产业链生产基地,实施科技转化项目6个,确保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通过评估。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接续推进撂荒地整治,新增高标准农田、省级指挥田各5000亩、“小田变大田”4000亩。
扮靓和美乡村。聚焦“五美”,实施“五微”,打造“五最”,高标准建成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以“绣花”功夫建设美丽乡村。发挥新黟县人、本土乡贤“乡村规划师”作用,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护好“黟路田园”,守好“黟路风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完成农村改厕200户以上,整治自然村20个,建成省级中心村6个。深耕“金边银角”,发展庭院经济,倡导“老手艺”建新项目,共建“三化三宜”美丽家园,确保创成“五微”示范村20个、A级景区村庄2个,构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花园。塑造民宿宿集、修学研学等一批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画里乡村”新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