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1日)

  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11日在赣州市赣县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刘文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1]的目标要求,以“五大”活动[2]为抓手,全力推进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3],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一)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成功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1.44亿元,其中争取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及省基建资金17.8亿元,居全市前列。50个省大中型项目、125个市调度“八大行动”项目、247个区“八大行动”项目完成投资分别超年度计划23、14、17个百分点。消费外贸复苏有力。举办系列促销活动41场,带动消费9.5亿元,网络零售总额增速全市前列,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家,入选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4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方阵”。预计GDP增长6%左右,居全市前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居全市前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居全市前二;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5%左右,居全市第五;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312%左右,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0%左右。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总数达157家,培育营收超亿元企业35家、超5亿元企业13家,培育省、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家,吉锐新能源即将获深交所IPO批文。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企业2家,腾远钴业获评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稀土集团稀金谷产业促进中心揭牌运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钨硬质合金刀钻具产业园开工建设。三个特色鲜明产业集群初见雏形,四条产业链[5]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2%。创新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3.92%,居全市第一;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海智计划”[6]工作站、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各1家,新引进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个,其中院士项目3个。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基本完成筹建,赣州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做法全省推广,与宁波高新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成立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发展公司,创建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新引进高层次及行业急需紧缺人才1500余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建5G基站230个,新增上云企业832家,入选市级“机会清单”“产品清单”[7]30个;获评省级大数据示范企业1家,国瑞科创认定为省稀土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三)改革开放动力活力竞相迸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净增市场主体3768户、总量达3.93万户;赣州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揭牌运行,“赣服通”赣县分厅5.0上线投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线上线下兑付惠企金额2.91亿元、惠及企业583家,排全市前三;持续落实减税降费、退税缓费等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5.25亿元;在全市首创行政审批与中介服务“一体化”计时,行政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重点改革成效明显。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敲响全省第二批试点县入市交易“第一锤”;农村职业经理人[8]制度全省推广,“1+4”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9]、南塘镇农村建房管控改革模式获省市领导高度认可,国资国企、县管校聘、赣州高新区人事薪酬、“政区合一”[10]等改革稳步推进。招大引强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中国稀金谷”(深圳)双招双引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16场,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559.5亿元,腾驰新能源、菲仕绿能、恒创睿能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

  (四)城乡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实施棚户区改造1391户,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242套,分配公租房892套,完成人才住房配租配售219套,新增停车位1536个、厕位202个;螺溪洲大桥建成通车,汶潭大桥、汶潭大道完成主体建设、即将全线通车,赣县东高速出入口改造提升全面完工,全区首座人行天桥建成投用;江口获评省级生态园林镇,五云获评全市示范镇建设三等奖。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74个,新(改)建农村户厕860户,新(改)建农村公路70.6公里,全省首个全站“国产芯”吉埠110千伏变电站顺利送电;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8万亩,粮食播种55.84万亩、总产量18.71万吨,种植蔬菜12.4万亩、油菜3.55万亩、脐橙11.45万亩,生猪出栏53万头;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4家,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1个,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个,阳埠腐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级山茶菇科技小院落户南塘。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建成韩坊、田村等8个乡镇商贸中心和南塘、王母渡等4个冷链物流项目,县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完成客家文化城改造,客家十大坊、客家夜市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大田“金沙湾”成为中心城区近郊游新去处,“祥云湖”、白鹭古村等景区人气火爆,“半江霞”获评全市唯一的“全省五星级休闲乡村民宿”。

  (五)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提升。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3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居中心城区第一。6个国(省)考断面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6%,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以上。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84.91公顷、低质低效林改造6.1万亩,整治崩岗24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平方公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洋塘片区入选国家首批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赣县崩岗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全国首批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金钩形水土保持科技园获批省级水利风景区,湖江洲坪村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1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