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巩固拓展“双减”成果,让孩子回归本真、教育回归本质。高标准建设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动铜官区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优化教育布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000个以上,建成衡山路学校,推进市一中、五中扩建,实施普通高中结对共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匹配、校企融合,建成市中职中心二期工程,进一步优化安工学院管理体制、支持特色发展,推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成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支持铜陵学院高峰学科、硕士点立项建设,加快打造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让“铜有强师”教育名片更加闪亮。
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科创中国”试点任务。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做实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做强皖江中心,建好中科大先研院医药和新材料研究院,积极创建省“一室一中心”,打造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强化“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优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制度,实施一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推动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铜陵子基金实质化运作,建立运行先进结构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行业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中试基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00件以上。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打造一批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省质量奖。
实施“铜都英才计划”。坚持引育留并举,加速集聚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加快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加大高端人才招引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以上。新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5人以上。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次。实施万名大学生来铜实习计划,招引高校毕业生1万人以上,在铜院校毕业生留铜率提高到31%。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落实好“产业人才8条”,新建人才(青年)公寓1175套,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对铜陵一见倾心、在铜陵一展身手。
(四)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更优发展环境。弘扬熔旧铸新、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勇于试点探路,为发展聚合力、添活力、增动力。
推进重点改革与试点。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优质资源资产资本向市属国企集聚,进一步做强做精主业,加速市场化转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财政资金使用和分配方式。完成省、市、县区三级担保股权结构改革,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健康发展。稳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72%。支持枞阳县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省级示范,建成“小田变大田”11万亩、总量达79万亩。推进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创建省综合医改试点示范区。争创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四事四权”工作法,深化“五化共治”模式,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营造更有温度营商环境。实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5项指标成为全省标杆,力争3项成为全国标杆。开设政务服务网“一业一证一码”改革专区,深化“一照多址”改革,推动部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理,逐步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探索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1.4万户。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模式。抓好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实,市本级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占比提高至75%。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包保联系企业和项目行动,下决心提高企业诉求办理质效和满意度。
扩大全方位开放。纵深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共建,加快建设嘉铜金属制品省际产业合作园二期、郊区青浦工业园,全年引入长三角区域重点项目和实际到位资金均增长15%以上。组织企业参与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全力拓市场、促合作、抢订单,新增外贸实绩企业4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9%以上。积极申建中泰“两国双园”,推进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扩建工程。建成汐有跨境电商产业园海关监管仓库,新建、使用公共海外仓16个,推广跨境电商9810等模式,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按照江北港区—江北港新区—江北新城的思路,启动江北港区起步区规划编制,加快建设江北港铁路专用线,争取江北港区铁水联运枢纽一期、铜陵南至江北港铁路、铜陵南环线铁路开工建设,为打造“港产一体、产城融合”的开放新城奠定基础。
打造高能级园区。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努力在全国、全省考核中持续进位,扛牢经济发展主力军责任。铜陵经开区要统筹东、西部园区布局,做好产业培育和项目招引建设,推动“管委会+公司”试点取得实效,园区经济总量增长10%以上。狮子山高新区要持续壮大体量、提高质量,推动横港化工园区绿色化发展,引进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60个以上,园区经营收入增长12.5%以上。深入推进“标准地”、亩均效益评价改革,省级以上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2%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调区扩区,完善园区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等配套功能,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升级。
(五)坚持城乡联动,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突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