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日在砀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砀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秦晓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发展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双重压力,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摘掉了绝对贫困帽子,经受了新冠疫情考验,夺取了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3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8%、10.14%;节能减排全面完成控制指标。
--五年接续奋斗,经济实力稳步提高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累计建成投产工业项目296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发明专利授权139件,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创建省名牌产品13个,获评“安徽省质量强县”。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技改项目281个,技改投资年均增长4.8%,果蔬食品纳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新兴产业加速形成,通用机场即将竣工,迈瑞医疗落户我县。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获评“全国第六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21家,位居全省首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全国首个“区块链村”落户我县,“数字果园”“一号梨园”持续拓展,梨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酥梨产业纳入国家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强化品牌创建与保护,“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76个,获评“中国梨都”。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电商年交易额突破6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评“全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示范县”。培育2A级以上物流企业4家,建成全国首个申通快递县级转运中心。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休闲体育”,高水平举办7届国际马术耐力赛和首届中国马术耐力锦标赛,“梨花(采梨)节”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壹度品牌成功登陆新三板,77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成功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五年攻坚克难,“三大战役”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2.2亿元,动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双基”水平全面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高质量实现“县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4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砀山酥梨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典型做法在全国推介,“励志女孩”李娟等19个集体和个人获国家和省表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新篇章全面开启。
重大风险整体可控。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扎实做好各领域风险防控。疫情应对及时有力,疫苗接种稳妥有序,常态化防控精准有效。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清理整顿违规违法金融机构9家,金融环境秩序良好。全口径政府债务监控机制初步建立,150家机关事业单位及融资平台纳入动态监测,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稳妥处置。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严格落实“五控”措施,整治“散乱污”企业446家,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工业集中供热建成运营,秸秆禁烧连续十年“零火点”。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扎实推进。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13个镇(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城乡黑臭水体有效治理,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在全市率先建成垃圾发电项目,城乡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增耕地1.6万亩,获评“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扎实推进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8万亩,成功创建“安徽省森林城市”。
--五年强基提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功能更趋完善。砀城大征迁大建设大创建强力推进,城市征迁总量近1000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1.1万套,改造老旧小区6个。13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城镇化率达48.8%。累计投资210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30个,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等一大批配套设施相继建成,7.5万吨水厂等一批惠民工程投入使用。城区集中供热覆盖小区38个,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基本完成。新建改建城区道路24条,打通断头路5条,改造升级国省干线3条,“内成网、外成环”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管理更显精细。“城市大脑”功能不断拓展,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区5G网络基本覆盖。建成公园游园29座,新增绿化15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创新开展“三警合一”执法模式,各类“城市病”治理成效显著。广泛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计划”,连续两届成功创建“安徽省文明县城”。“红色物业”试点成功,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