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创新驱动新任务,建设动能强劲的创新浑南。以沈阳浑南科技城建设为载体,布局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引育创新主体、搭建服务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经济发展引领区。
——对标服务融入新格局,建设繁荣通达的开放浑南。开展自贸区沈阳片区新一轮改革试验,拓展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功能,高水平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构建陆港、空港、网络多位一体的通道体系。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主动融入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实现国际国内要素持续流入,建成全域开放主门户。
——对标绿色低碳新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浑南。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无差别发展。建立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优化能源资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压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让浑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乡更美丽!
——对标人民群众新期待,建设和谐善治的幸福浑南。围绕“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浑南、品质养老”打造浑南品牌,全面贯彻“两邻”理念,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力争跻身全国基础教育强区,成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打造全省一流的社会治理体系,营造享誉东北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步之年,做好明年工作关系长远、意义重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精准规划引领产城布局,迈出均衡发展新步伐
细化实化空间规划。对标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全面落实“一核两极三组团五板块”空间布局,编制浑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沈阳浑南科技城总体概念规划,完成张沙布高端装备、李相生命健康、柏叶文旅休闲等特色组团规划以及王家湾、高铁新南站等重点城市板块设计,推动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12个单元控详规划获批落地,加快完善临空经济区各专项规划,为涉农街道“一对一”配备乡村规划师,启动并形成一批村庄规划成果。
做优做强产业体系。全面解析全国20强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绘制对标图谱,围绕产业链断点、弱点,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培育壮大6个重点产业,加快集成电路、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设计、制造、测试全链条发展,改造升级生物医药、IC装备、新材料等现有产业园区,启动5G半导体、生命科学、智能出行等新经济产业园建设,力争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超过35%。优化升级6个特色产业,加快引进金融、电商、批零住餐等区域总部,加速特色制造、新业态服务和现代农业融合集聚。延伸发展3个未来产业,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城市、未来信息和未来健康技术应用场景10个以上,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先导示范区。
落实落准顶层设计。强力推进土地攻坚,加大存量储备土地盘活力度,加快处置闲置低效用地,有序推进城乡结合区域更新改造,形成更多集中连片发展空间,力争整理土地7000亩以上。确保规划执行刚性,建立重点规划落地专项协调机制,科学开展进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升级“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共享平台,优化一张蓝图数据体系,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
(二)以深化改革助推效能提升,实现营商环境新跨越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吹响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号角,加速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营模式,做大做强高发投、自贸投等平台企业,完成旅游集团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全面缩小与国内一流园区差距。探索经济工作新模式,建立“业界共治”理事会,邀请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形成,降低对接成本。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目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财政供给效率,为街道赋权增能,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聚焦事业单位机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完善权责清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成本竞争力强”,塑造浑南新优势。全面推开M0用地政策,完善“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落实项目用地监管和退出机制,实现土地要素灵活高效配置。落实国家、省市区减税降费、用工用能补贴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综合性成本。加强政府基金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联合各类金融机构推出金融创新产品10项以上,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实现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线上线下同步投入运营,提高产权转让和代理服务效率,服务机构达到30家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全国一流、锚定东北最优,持续放大浑南营商比较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次办、提前办、加速办、无感办成为常态。推行“告知承诺制”“综窗受理”和“一件事”改革,探索开发BIM+工程建设审批平台,“先批后审”“以管代审”事项力争提高到350个。依托浑南智能体,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监管水平。持续开展“万人进万企”“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等特色载体活动,升级完善“浑南会客厅”,建成“掌上为民服务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