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七)突出风险防范,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力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维稳等工作,全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得到锻炼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疫情防控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市县一体化扁平化指挥体系健全完善,防控措施及时优化调整,科学快速、坚决果断处置多轮散发性疫情,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加大防疫设备设施投入,建设10家定点医院、5221张亚定点医院床位、449张ICU床位。复盘剖析近十年地灾洪灾,有效应对百年一遇的持续性强降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8.5%、54.2%。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稳妥有序处置舆情。创新网格化治理机制,划分近3.5万个网格,配备3.7万名网格员,提升风险隐患排查防控能力。建立“带案下访、解剖麻雀”机制,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带案下访化解835件信访突出问题,推动越级上访下降88.7%,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八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老区库区、气象水文、防震减灾、人民防空、档案方志等工作继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不断推进,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和谐,连续八届荣膺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依法行政,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修改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13件,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2件、政协提案267件,办复率100%,“厚植法治护绿根基赋能生态文明建设”获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传承弘扬廖俊波同志优良作风,健全重点工作闭环落实和“晾晒”考评、点对点通报、绿色发展与绩效管理等机制,开展“吃喝风”顽疾、“躺平式”干部、“宽松软”执法、“老好人”思想等问题整治,干部作风明显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夜以继日、不畏艰险、勇毅前行取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省直机关驻地机构,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地部队,向关心支持南平发展的在外乡贤、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人才资源仍较匮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待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有待深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功能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长期任务;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持续推进。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勠力同心,全力做好2023年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南平贡献。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出口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单位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8.4万吨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资源禀赋、大抓实体经济,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把发展“好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以绿色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培育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绿色经济体系。

  做大主导产业。聚焦“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及“3+4+5”重点产业集群,着眼于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健全完善产业链发展和招商图谱,主动走出去对接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配套企业,做好补链强链延链文章,提升资源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突出茶、竹、水、鸡等资源优势转化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及配套衍生产业。推进茶产业专业园建设,推动满堂香览悦白茶三产融合、抖音茶叶电商直播基地等55个茶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增长7%;围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突出打响“武夷竹制造”品牌,积极引进发展“以竹代塑”项目,推动联华冻眠食品、爱克太尔等26个竹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力争竹产业产值增长8%;以武夷新区水产业专业园建设为抓手,完善水产业体系,优化水产业布局,加快华润怡宝、谷河山泉等12个水产业链项目建设投产,力争水产业产值增长20%;支持圣农全产业链扩产提能,引进肉鸡上下游企业到我市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推进浦圣预制菜产业园、好味冻干食品等142个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力争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长6.5%。加快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构建以武夷山主景区为主的休闲度假区、以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主的文旅体验区、以兴田片区为主的会议会展功能区以及65公里崇阳溪景观带的“三区一带”。加快武夷山茶足径示范带、沿崇阳溪生态景观道、五夫朱子文公山、深业生命健康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观光研学、天沐温泉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强化省级氟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撑,发挥三爱富、永晶科技等龙头企业作用,推动前沿课题和共性技术研发取得实质进展,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项目,促进氟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启动实施医卫材料产业园二期,加快推进医卫产业创新研发基地,支持闽瑞新合纤、天成纺织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提升产能、协同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医卫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加快推进绿康生物、准信半导体、国泰新能源汽车零件等项目建设,力争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产值增长20%、其他产业增长1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80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