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项目攻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深入开展“三大攻坚行动”,武夷山、建瓯、邵武、浦城、光泽获全省项目工作正向激励奖。开展项目谋划大比拼活动,抢抓政策“窗口期”,谋划重大项目317个、总投资1013亿元,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44个、债券资金149.6亿元,开工率93.9%,资金使用率居全省前列。实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成功举办第三届资管峰会,积极参加进博会、数字中国峰会、“9·8”投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组织开展小分队招商,选派干部驻沪常态化招商,新签约落地天成纺织新材料、福美医药、联华冻眠食品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2个、总投资58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2个。加紧推进项目落实,新开工美新科技、永太六氟磷酸锂、华祥苑茶博城等省市重点项目156个,三爱富氟新材料、瑞和白茶庄园、城乡供水一体化等233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永和新材料、圣农加工六厂、熊宝科技等62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产,年可增加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顺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林职院江南校区二期、松溪生态养老康复中心等350个城建或社会事业项目建成。
(四)强化统筹协调,城乡品质进一步提升。以“办好省运会、争创文明城”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旧城综合改造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采取“房票”安置等形式,完成拆迁面积222万平方米;改造各类棚户区3286套、老旧小区3.5万户,改造新建城市道路118.4公里、绿道152公里,新建污水、雨水、供水等各类管网415公里,新增公园绿地187.7公顷、公共停车泊位3385个;制定南平市风貌管控意见,完成全域规模化花化彩化1.5万亩,打造景观带23条。谋划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759个,累计完成投资349.6亿元,占年计划的111.4%;武夷新区、延平、邵武、武夷山分别获省城乡品质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正向激励。坚持双核驱动,武夷新区林后大街、童游大街、建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景观提升全面完成,周垄水库备用水源、云谷公园、赤岸幼儿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相继建成;生态食品产业园、智慧物流园、汽车驾训产业园、职教园加快建设,华润怡宝、益优园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武夷山水城、闽铝轻量化三期、恒冰物流等项目建成投产或运营。建阳街道析置工作顺利完成,连接新老城的潭阳大桥、潭阳隧道建成通车,医卫产业园一批ES纤维产业链项目相继投产。延平中心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改造危旧片区3个、老旧小区16个,惠及群众1.86万户;工业路改造二期、李侗支路(一期)建成通车,闽北中医重点专科大楼顺利竣工,九峰隧道、南福路快速通道等项目突破制约多年的要素瓶颈,取得实质性进展;南平工业园区物联网电池产业园、爱克太尔等13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闽职院、南平技师学院、喜马拉雅等产学研融合项目签约入园,新港路二期、开元实验学校、新城医院等一批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实施,产城融合态势日益凸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农村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一二三四”机制,制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活动,新建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复耕复种撂荒闲置地6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1.17万亩、总产量118.49万吨;推进种业创新,茶树种质资源圃加快建设,全省首个百合种质资源圃建成;争取国家支持扩种烟叶,收购增长27.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率提升至41.5%;97%以上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80%以上乡镇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完成农村危旧房、违建房、裸房“三房同治”5564栋;浦城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松溪、顺昌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居全省前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严从实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建瓯、武夷山、松溪、政和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单,邵武获批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五)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出台“便利南平”12条措施,推动262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创新推出45件便民利企“一件事”套餐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推广“e政务”,群众、企业办事“三减三提升”居全省前列,新登记法人企业数增长8.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实施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森林生态银行”股份合作经营面积新增5.1万亩,实现县域全覆盖。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绿色转型贷”“林下经营权贷”“林业碳汇贷”“科特贷”等金融产品提质扩面,绿色信贷余额增长120%、全省第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顺利完成,武夷发展集团获评全市首个AA+主体信用等级,市属国企累计融资余额增长13.3%。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加快处置,国资经营质效稳步提升。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7个县(市)进入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全国前110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全省首家台商独资公用型保税仓正式开仓,举办海峡两岸纪念“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等25场次对台交流活动。获批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武夷山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全市进出口总额157.1亿元、增长2.5%。
(六)坚持发展惠民,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投入资金4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8%。稳岗拓岗帮扶行动有效实施,组织开展“才聚武夷”“送岗留才进校园”等行动,与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返乡就业创业、稳工稳岗等20多项政策,兑现各类稳就业资金1.1亿元,减免返还缓缴企业社保费1.1亿元;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2.2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教育事业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和公办园开工24所、建成1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58万个、公办园学位7830个,南平一中武夷新区高中部顺利开学;2097个中小学近视防控照明教室建成投用、16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成7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健康南平扎实推进,成功列入省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示范城市;全省率先实现公立医院检查检验互认信息系统市域覆盖;开展医防融合试点工作,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782个,与115万人签定服务协议;新改造提升医疗卫生机构10所,武夷新区综合医院、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和区域影像云共享平台等项目加快建设;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我市10家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12多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40元;建成运营长者食堂239个,提升改造农村区域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中心23个,创建三星级幸福院250所;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新建6个、改建14个体育场馆,全部投入使用,体育场馆的质和量全面提升;健全文物保护责任体系,631处文保单位完成建档,18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加快实施,政和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浦城梦笔文化公园、延平茶洋窑非遗馆等11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成投用;20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