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2日)

  ——2023年1月2日在南通市海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沈旭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海门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实施“五大新工程”,全面打造“五个示范区”,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强富美高”新海门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这是踔厉奋发挑重担的一年。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举措,精准施策促进防控政策平滑转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应对疫情跌宕冲击,以超常举措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逆势上扬良好态势,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35亿元,增长3.1%;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领跑南通,经济运行月度评估持续位列全市第1,项目建设年度考核勇夺流动红旗,高质量发展稳居南通第一方阵,为省市“勇挑大梁”作出海门贡献。这是乘势而上求突破的一年。《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全方位覆盖海门,“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获批启用,新增城镇开发边界27.2平方公里,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全面提速,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相继开工,战略性交通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百万海门人民的跨江梦想将逐步成为现实图景。这是全心为民办实事的一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两次提标,中医院新院主体结构封顶,新建改造农贸市场6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3万户,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50公里,沪陕高速海门至南通段实现差异化收费,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两次实地测评位列南通第1。这是激发干劲争领先的一年。7项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奖励,数量南通第1。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区,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8位、全省第6位,较上年分别提升7位、2位。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克难奋进推动经济走稳向好。完善经济工作组织推进“六项机制”,凝心聚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加固。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建立稳增长“一组八专班”,常态化开展挂钩服务企业活动,举办政企“早餐会”5期,新登记市场主体1.2万户,增长9.8%。大企业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1家、20亿级企业3家、规上工业企业130家。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新增上市报会企业5家,均创历史新高。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浪潮,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91个,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列南通第1。创成全省星级上云企业42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产业转型提质增效。规上工业应税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8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290亿元,制造业税收贡献度达40.3%,较上年提升6.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6%。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金属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产业应税销售增幅均超30%。建筑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获詹天佑奖、省优质工程奖各2项。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706亿元,新增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5家,列南通第1。科技金融、信息技术等总部(楼宇)经济项目加快集聚,纳税超亿元楼宇达4幢。招商局重工获评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举办江海星光夜市、叠石桥时尚消费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引入品牌首店9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亿元,增长3%。师山广场获评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龙信广场获评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三星镇入选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常乐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项目建设量质并举。举办经贸投资洽谈会和各类专题招商活动32场次,新签约超5亿元重大内资项目55个。斯柏尔实业等11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成功落地,实现外资到账4.2亿美元。完善重大项目定期调度、跟踪服务和挂钩联系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月月看、家家到、季季评”活动,新开工超5亿元重大工业项目30个,转化达产12个,工业投资增长7%。33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位居南通首位。澳斯康生物制品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要素配置集约高效。精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拨付助企纾困资金6.9亿元,全口径留抵退税59.7亿元,退税规模南通第1。实行产业项目落地联审评估机制,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盘活闲置及用而不足土地1038亩,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位列南通第1。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新增制造业贷款4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和“政采贷”业务成功落地。

  (二)创新引领厚植转型发展动能。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创新驱动持续发力。组建科技招商中心,招引培育科创项目8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7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7%。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海门,长三角药物创新中心、沈化测试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建成投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联合体注册组建。新增省创新型领军企业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江苏精品”认证企业3家。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1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17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2件,中国驰名商标增至15件。通光集团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出台人才新政“35条”,实施“东洲英才”引培计划,新签约落地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30个,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数、市“江海英才”入选数、“226”工程培养对象入选数均位列南通第1。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77条”,“万事好通·马上办”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打响。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110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81项涉企经营许可实现“证照分离”。审批服务事项不见面率达98%。“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高效运行,项目开工“五证齐发”成为常态,企业开办实现全程免费、半日办结。“智慧国资”监管平台上线运行,全省首家国企集采中心建成投运,区农文旅集团、粮食集团和人才发展集团成功组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全口径债务管控持续加强。供销合作社改革经验全省交流。开放格局加快拓展。深入开展外贸企业大走访活动,持续推动外贸优进优出,完成进出口总额340亿元,增长5.4%。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深圳(海门)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运营,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7.5亿美元。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外经营业额8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5.78亿美元。完善开放平台功能,中天海港码头如期建成,沿海5万吨级船舶首次实现直接靠泊,招商局重工公共保税仓顺利获批。德国海外仓完成选址。海关、海事、边检为开发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