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给扩消费。深化政府与企业联动、线上与线下互动,加大政府消费券、节庆促销、房产交易会等活动力度,促进住房、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开发夜经济、网红经济、露营经济等消费载体,引导金夏、亿客隆、欧亚等本地商超延长营业时间、健全线上供应体系,推动消费业态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以上。加速旅游市场复苏回暖,推进防川景区提质扩容,开工建设边境观光木栈道、慢行系统、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适时举办边境马拉松、东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等特色活动,不断提高防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加快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孵化中心、渤海明珠欢乐谷、渤海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适时恢复中俄自驾游、中朝跨江游跨境旅游线路,实现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恢复性增长。
精准施策稳实体。围绕降低运营成本发力,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充分发挥政银企对接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确保惠企资金及时直达市场主体。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包保企业机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全流程审批系统向乡镇街道延伸,着力解决企业审批、用工等方面实际问题,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损害营商环境、侵害企业利益行为。实施企业“雁阵”培育,鼓励引导“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各类市场主体4000户以上。
(二)坚持把动能转换作为主攻方向,全力促进产业升级。
优化主导产业存量。坚决稳住工业基本盘,深度挖掘重点工业企业潜力,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启动大唐电厂粉煤灰、紫金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等延链项目,完成珲矿集团燃烧锅炉空气能改造,促进能源矿产业低碳化、多元化发展。实施海产品贸易集散基地、东鹏水产二期、天马饲料加工等项目,确保佰盈水产、兴阳水产预制菜和冷库、兴龙贸易冷库等项目投产运营,积极引导水产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打造我国北方著名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推动木制品加工业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争取森林山木业、兴家地板扩建项目主体完工。抢抓长三角等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契机,着力引进大型品牌企业在珲春设立总部并扩展实体,加快推进拾尚工园二期、坦博尔羽绒服加工基地等项目,力争纺织服装加工业产值突破25亿元。
挖掘新兴产业增量。以东北亚光电产业园为依托,发展以光电产业为主导的科技、环保、高附加值优质制造加工企业,争取远达产业园、手表机芯加工二期等9个项目投产,全市光电子加工企业达到20户以上,打造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全力扩大清洁能源进口规模,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恒力集团、圣丰集团对接合作,力争清洁能源进口平台中转站、清洁能源转储基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加快推进北京肽木、辽宁合德等6户企业入驻功能食品产业园,开工建设海洋生物保健医药产业园,培育和建立独具特色的功能食品产业。着力实施汽车产业园、汽车配件组装再造加工基地、二手车整备及出口等项目,逐步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加工贸易产业。抓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菜鸟优选仓、京东联合运营仓等项目落地,争取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整体入驻率达到90%以上,全年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40亿元。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坚持全员招商、招大引强、资智并引,深耕细分产业领域,算好“家底账”、建实“项目库”、明确“任务书”,大力推介现有园区平台,强化招商政策刚性兑现,聚焦“补链、延链、强链”,组织开展小分队叩门招商、点对点精准招商、产业链以商招商,重点围绕铜精深加工、整车出口及零部件装配、海洋生物制药、东部新城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等领域谋划包装项目,力争全年落地项目30个,实现招商引资入统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0%以上。
(三)坚持把开发开放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拓宽发展格局。
优化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赛马”比拼中力争上游,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拓展综保区综合服务和查验平台功能,做大做强“1210”⑧保税出口、“9710”⑨跨境电商业务,整车出口规模扩大至7000台,稳步推进超低温冷库、保税物流分拣中心项目,培育引进鱼类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项目,综保区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70亿元、同比增长45.8%。全面恢复互市贸易,优化边民委托申报、互助组集中申报、“整进整出”直通式通关模式,上线互市监管系统2.0版,确保获批铁路口岸、圈河口岸互贸点,争取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值突破20亿元,互市贸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
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以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整合现有企业资源谋划组建产业联盟,着力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启动实施珲春口岸货检通道、圈河口岸专用道路工程,谋划新建沙坨子口岸,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铁路口岸24小时通关优势,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利用铁路开展贸易,开行“中欧”、清洁能源进口、整车集装箱出口等各类班列2700列,各口岸实现过货500万吨、同比增长25%。全力拓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争取新增海参崴港为内贸外运中转港口,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嘉兴乍浦港为入境口岸,推动青岛、宁波航线常态化稳定运行。加快内畅外联路网体系建设,推进民用机场、沙坨子口岸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北环路工程,开工建设防川-珲春高速公路。
激发外贸增长动能。深化对俄经贸合作,适时恢复发展对朝贸易,扩大煤炭、海产品、清洁能源等商品进口规模,增加果蔬、轻工及地产商品出口份额,开通中药材、粮食进口及二手车出口业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5.5亿元,同比增长30%。充分释放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政策效应,广泛吸纳中小微外贸企业入市,积极培育工贸一体化发展链条,推动外贸结构向进出口均衡转型,试点市场年贸易额突破10亿元,打造全市外贸稳定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