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借力借智借势发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安徽自贸区建设机遇,构建“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三角区域,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聚焦县域特色产业,积极参与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国际徽商大会,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向外深度融合,大力招引生态工业,努力打造省际边界县发展样板。进一步依靠国内外先进科技力量,加快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尤其是主导产业融入国内外产业分工体系,增强本地产品竞争力,占领市场制高点。
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和委托招商,引进一批牵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重点项目。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推动县外研发成果在东至实现产业化。
(2)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共建
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一体化。优化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围绕“铁、公、机、水”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参与区域内交通、水利、环境治理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和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长三角口岸物流项目合作,加快融入大通关一体化,推进本地产品本地报关。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区域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合作,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来东至合作。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民生数据共建共享,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社会保险异地办理、民生档案异地查询等方面与长三角接轨,加强技术、信息和人才合作,推动要素资源互通共享,努力实现在长三角全域内享受无障碍服务。
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的对接联系,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积极承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等长三角优势产业生产环节和配套环节转移。充分发挥2个省级开发区的主平台作用,通过园区合作、企业合作,积极打造产业联盟,推动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园中园”,设立“飞地”,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载体,强化与长三角科研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在长三角城市建设“科技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在外地、落地在东至的研发机构,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创业空间、创新资源、金融服务共享,实现人才工作生活在飞地、服务贡献为东至。因地制宜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和特色现代农业,加强与长三角大型旅行社合作,建立指定疗休养基地,积极组织或承办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论坛、会议、赛事等活动。结合东至优势农业资源,创立农产品品牌,争取进入长三角菜篮子工程以及各大品牌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体系,谋划建立一批农产品直销点,深入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长三角重要休闲康养基地、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深入推进安全环保一体化。坚定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聚力抓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积极参与长江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和长三角跨界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废危废联防联治,确保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不断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维稳等领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
(3)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以国际化提速、竞争力提升为取向,放大临江、临港和“左右逢源”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安徽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打造现代化工产品、绿色农产品、服装、箱包出口基地。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东至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优势企业与外贸企业合作发展。实施外贸主体倍增计划,支持优势企业与外贸企业合作发展,支持进出口孵化促进机构建设,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加快发展外贸企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建设境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海外仓储、分拨和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境外营销网络,积极争创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引导外贸企业调整产能结构,扩大国内市场业务,推动大渡口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
加大对外开放营销力度。推进加工贸易,加快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和完善对“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引导和服务,加强外贸专业人才开发、培养和培训,大力培育出口品牌。落实长三角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支持企业开展保税加工、物流仓储、展示交易等业务。
加速推进区域合作进程。深度参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发展协作、产业合作,强化与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的产业协同及融合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跨省合作发展战略机遇,健全皖赣联系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江西省景德镇、九江等地产业对接,加强在文化旅游、体育交流、产业互补、基础互通、生态共享等领域开展对接与合作,壮大产业发展承载平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市县协作联动,打造省际交界县域“门户担当”。
(4)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需求侧改革导向,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农业、制造业、风电资源融入全国产业循环,推动金融、房地产均衡发展。积极探索县域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有效途径,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提升融入国内大市场的程度,积极谋划推进钙产品交易中心、林权交易中心、化工产品交易中心、长江下游LNG区域中心,连通强大的国内市场。
全面拓展消费需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和品牌发展提升工程,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线上消费、无接触交易服务,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培育旅游、教育、文体、康养、家政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推进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设施建设,引导大型商贸企业、餐饮企业和特色街区发展夜经济,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深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项目工作机制,推行“容缺受理+承诺”,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强劲投资态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建立项目推介长效机制,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第九章 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生活
9.1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