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规划

  杭州市临安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和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规划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二零二二年四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2

  一、发展现状 2

  二、“十四五”能源发展基础 7

  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存在问题 8

  四、临安区能源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2

  第二章 需求预测 15

  一、能源需求预测 15

  二、电力需求分析 18

  三、煤炭需求分析 22

  四、天然气需求分析 24

  五、石油及制品需求分析 26

  六、能源需求汇总 27

  第三章 总体思路 28

  一、指导思想 28

  二、规划原则 28

  三、规划目标 30

  第四章 空间布局 32

  一、电力供应及布局 32

  二、天然气供应及布局 33

  三、一次能源规划与布局 35

  四、油品运输储备规划与布局 36

  五、水电规划与布局 37

  六、太阳能规划与布局 38

  七、充电桩规划与布局 39

  八、其它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布局 41

  九、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与布局 41

  十、能源装备产业布局 41

  第五章 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布局规划 45

  一、现有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工程现状 45

  二、热负荷现状 46

  三、存在问题 48

  四、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规划及布局 49

  五、“十四五”期间热负荷预测 50

  六、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重点项目 50

  第六章 重点项目 52

  一、电力规划重点项目 52

  二、天然气规划重点项目 54

  三、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重点项目 55

  四、水电规划重点项目 56

  五、太阳能规划重点项目 57

  第七章 深化节能降耗 58

  一、临安区“十四五”节能目标 58

  二、临安区能源利用现状 59

  三、全面推行节能降耗 65

  四、节能目标完成预测 8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82

  一、发挥规划调控作用 82

  二、强化节能监督与核查力度 82

  三、强化价格与财税政策引导 83

  四、加强能源技术创新 83

  五、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83

  六、强化人才保障和能力建设 84

  七、加强能源综合管理 84

  八、加强节能宣传与社会监督 85

  附件1:临安区 “十四五” 能源发展规划项目表

  前 言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脉与动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期,也是落实碳达峰要求,实现“3060”目标的攻坚期。本规划是依据《杭州市临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综合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本区能源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本区能源发展建设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指导各领域、各部门、各镇街编制实施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政策和标准的重要依据。

  规划主要依据与参考:

  1、《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3、《杭州市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

  4、《杭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5、《临安电网“十四五”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6、《临安区燃气专项规划(2021-2025年)》;

  7、《杭州市临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规划范围:临安区行政区域。

  规划期限:规划的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稳步向好,融杭发展不断提速。“十三五”以来,临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三化”战略,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运行稳步向好,融杭发展不断提速,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规划的指标顺利完成,2020年临安区实现生产总值600.41亿元,年均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5年的8.5:55.4:36.0变化为7.7:46.6:45.7,产业提升稳步推进;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8.58亿元,年均增长7.0%;实现城市居民人均GDP11.12万元。

  (二)能源利用现状

  “十三五”期间,临安区通过大规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高了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能源及能源产业发展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源供应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十四五”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奠定了较好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