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2-2030年)

  (2)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

  按规定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督促重点单位按规定向县生态环境分局报送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推动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督促新增重点单位建立土壤隐患排查制度,开展土壤隐患排查整治;对已编制完成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开展抽查。定期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

  (3)加强耕地污染防治

  禁止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造田和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应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不符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严禁复垦为耕地。加强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和评价,依据相关标准指南,动态更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针对优先保护类耕地,要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持续推进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针对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地区,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和污染源头追溯。

  (4)加强危废管理

  加强危废管理,继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检查评估,督促引导企业落实危废信息化、全过程管控要求。一要树牢环保意识,深刻认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法治思维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二要强化主体责任,各危废经营、产生单位要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确保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取得实效;三要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管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台账信息、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风险防控措施。

  6.2.4加强固体废物治理

  (1)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置

  深入贯彻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置的运作模式,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严格落实转运处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垃圾资源化回收机制,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效率,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与环卫收运系统“两网融合”体系,鼓励使用“互联网+回收” 移动平台建立便捷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整合规范化回收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一步提高居民交投废旧物资的意愿,规范回收网点设置。因地制宜完善乡村回收网络,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东至县全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高。

  (2)加快推进塑料农膜污染治理

  强化源头控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废旧农膜督促检查机制。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1mm的农用普通农膜,切实加大对农膜经销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将超薄农膜列入农资打假监管范围,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农膜一律禁止销售和使用。坚持农艺农机相结合。坚持农膜科学使用、合理减量,推进减量替代,避免滥用农膜。加快使用机械捡拾农膜技术的示范推广,注重农艺农机技术配套,提高农田残膜回收水平。加强宣传引导。将废旧农膜捡拾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废旧农膜专项治理,充分利用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微信群等多种媒介,通过新型农民培训、座谈会、现场会和包村联户等方式,深层次、全方位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群众科学使用农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人人抵制白色污染、人人参与生态建设、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

  (3)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强化建筑垃圾回收体系与精细化管控能力建设。建立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再生利用体系,提升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再生登记比例,建立完整台账。通过智能大数据网络,建立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强化地区建筑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行建筑垃圾网格化管理和视频监督,提升日常精细化管控能力。鼓励就地就近回用,合理布局建筑垃圾转运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再利用设施,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提高东至县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4)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

  建立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清单,全面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等各项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立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实行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减少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发生。定期开展重点区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完善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专业化队伍和装备,重点配置快速现场检测分析危险废物类别和性质的检测仪器,提高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督促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企业内专项应急演练。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环境监管。联合县总医院集中力量补齐医疗废弃物处置全过程中的短板弱项,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配合市场监督部门落实医疗废物处置机构收费环节监管职责;配合生态环境部门落实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运等处置过程监督职责,建立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共同解决医疗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县域内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行医疗废弃物闭环管理、医疗废水达标排放,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日常执法检查,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5)强化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

  细化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实行有害垃圾单独投放,规范有害垃圾收运管理,不断提高收集率和收运效率,完善暂存设施和运输能力。扩大社会源危险废物单位的收集监管范围,如街道社区、党政机关等,增加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点数量。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吸引更多危废经营许可资质的第三方处置企业参与进来,加强收集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专业化收运体系,控制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6.2.5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加强生态空间保护,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东至县生态空间面积2108.72平方公里,占国土空间比例64.88%。东至县西南部乡镇用地现状以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是保持县域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的支撑区域,对该区域应加强森林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建设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各类活动;县域西北与南部乡镇用地现状包括部分长江水域与南部林地,长江水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因此对该区域应注重长江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监测等生态工程的建设;东至县南北乡镇用地现状主要为水域、湿地与林地,水域与湿地主要包括部分长江与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对区域中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应进行圈层式生态控制,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与风貌协调区范围,在限制建设区内严格限制可能会对水域与湿地发展和恢复造成影响的人为建设活动,加强对湖泊的清淤截污和湿地的保护恢复建设,提升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落实“三线一单”编制成果,以县区、开发区、乡镇等单位为区块单元,强化空间管控,突出分类准入,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分类,精确划分各区块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提高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系统化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5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