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建设。推进共享农村地区“雪亮工程”视频,在农村道路重点路段安装视频、测速等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开展视频巡逻、重点违法缉查工作。
智慧出行服务模式及试点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停车场ETC覆盖,基本形成以定制客运为核心的客运市场,深化应用出租车运营管理服务智慧平台。
综合交通数字驾驶舱建设。分层级推出城市综合交通数字驾驶舱,为不断优化交通运行组织、实现更高效的综合运输提供支撑。实现全市在建及建成项目数字化监测全覆盖。
深化交通行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全面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优化网上申报、流转、审查、办结等流程,完善“一件事”全周期服务机制。
提升行业数智治理水平 推进“心享巴士”“求知专线”等定制化公交出行服务,推行无感安检、无感支付、智能引导等智慧交通服务全覆盖,实现交通出行“一掌通、一码行”,全面打造MaaS响应式出行。制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态势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
完善交通信用管理机制 制定完整的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形成市级层面较完整的交通领域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加强与横向部门信用信息互通,制定联合奖惩措施。
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加强政府交通政务信用工作公众监督,依法公开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运输企业主动接入全省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平台等信用监管系统。
丰富文明交通品牌内涵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畅通交通微循环。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实施“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开展“担交通先行官,做最强排头兵”交通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交通迎亚运、文明大行动活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广覆盖、提水平,做好交通系统全国、省、市文明单位创建、复评等组织工作;擦亮“礼让斑马线”“地铁文明一米线”“公交排队候车”“机动车不鸣喇叭”等杭州交通文明品牌。
第七章 建立忠实践行环保理念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十四五”时期,杭州将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举措,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践行节能减排要求,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充分发挥杭州“头雁”示范引领作用。
“十四五”时期,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交通全过程,形成以规划引领的集约利用资源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交通方式主导的客货运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世界级“景城一体”的独特“景城交通”,实现交通工具节能减排及基础设施绿色建设与养护。围绕“美丽杭州”建设,打造诗画韵味、独特魅力的美丽交通。织密城市街区网络,提升城市商业环境,打造充满活力、品质健康的慢行绿道系统。推进“美丽钱塘”建设,打造拥江发展航道主轴,构建多元水上客运交通。到2025年,全市绿道总里程不少于5000公里;主城区机动化出行公交分担率提升至60%;主城区工作日高峰常规公交车速超16公里/小时;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超过90%;市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98%。
一、推动出行方式绿色转型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绿色出行示范城市,严格控制碳排放。综合运用需求引导、供给优化、创新服务等三大策略,围绕设施、装备、服务、文化等四个方面,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综合施策,贯彻执行“36141”行动计划(3:以“走、骑、搭”3种出行模式为主的绿色出行体系;6:从顶层制度、设施完善、装备提升、服务提质、文化培育、智慧创新等6个方面,构建独具杭州特色的6大示范工程;1:建立一个协同发展的绿色出行保障体系;4:实现城市绿色出行分担率、绿色出行满意度、机动化公共交通分担率、绿色公交车辆比例4个关键指标的全面提升;1:实现城市绿色出行与绿色亚运建设联动),形成绿色出行良好的发展格局。
建立健全绿色出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程,推动公共交通由注重数量供给转向注重品质服务,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现代大都市多元化绿色交通出行体系。构建城市绿色出行共享融合网,打造“一网一票”城市绿色出行共享融合网,推进公共交通一票联通,实现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发展,强化跨网衔接,提升绿色出行服务水平。强化公交站点与绿道系统串联衔接,加快构建“公共交通+绿道”绿色出行网络,加强公共交通与城市绿道系统衔接,加强站点设施与绿道景观共建、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快推广新能源充电设施,将城市核心区域公用充电服务半径进一步缩小至0.9公里,对市级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研究提高新建建筑充电设施配建标准;加大力度推进车企履行与车辆相配套的充电桩建设义务,并推动公交场站、出租车服务区和停驻地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运载工具清洁化,开展机动车清洁化五年行动,从源头上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借助杭州数字经济优势,赋能推动运载工具设施设备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寿命长久、标准统一、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在交通运输行业内开展试点应用。
二、创建景区公交优先示范
以提升游客景区游览体验,促进“景城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构建支撑世界名城水准的旅游交通体系,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为主体的景区交通出行结构,缓解景区节假日交通拥堵,为杭州举办亚运会创造良好的景区交通环境。实施高品质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假日环湖公交专用道系统;围绕西湖景区打造支撑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城市旅游观光巴士系统,发展高品质专线公交;通过设置核心环湖公交线、完善既有常规网络、构建假日线体系等方式重塑景区公交线网服务体系;通过实施西湖内环线免费换乘、“地铁+公交”免费换乘等方式,构建景区公交优先体系,不断提升景区交通服务效率和品质。实施景区机动车限行管理措施,针对工作日、双休日及一般节假日、特殊节假日采取不同的限行管理措施,通过划定机动车限行管理区域,并结合单双号限行、预约制通行、配合公交专用道单行组织等方式,缓解景区节假日交通拥堵情况,营造良好的景区交通环境。推动智慧型综合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交通”工程,通过构建集电子信息发布、景区电子导览、景点门票及交通票预约购买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景区服务平台;构建对景区内的公共停车位和商业配套停车位进行精准化管理的停车引导系统;构建交通诱导体系、智慧出行体系、智慧交管系统等,加强公共交通出行引导和小客车外围停车换乘引导,保障景区交通秩序和旅游秩序,更好地利用智慧交通服务群众出行。打造绿色低碳景区,设置景区“P+R”截流换乘点,鼓励景区绿色出行,实现西湖景区公交慢行通道与机动车通道相分离,核心内环设置景区公交、慢行专用路,调整部分社会停车场作为公交首末站,构建“环线+射线”的景区公交线网体系,试点推出区内环湖公交免费换乘,完善轨道接驳公交线路,增加公共自行车投入数量,提高周转效率及亲子公共自行车辆比例,提升公交、慢行交通的服务品质,到2025年景区绿色出行分担率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