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县,根据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教育现代化2035,结合《黄山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2016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县教育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议事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理顺学校党组织关系,全县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校园阵地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
2.师资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施新一轮教师核编核岗工作,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通过公开招考、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教师229人。建立年度教师全员培训机制,组织教师全员参加网络研修,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广泛开展“休宁县最美教师”“十佳班主任”“新时代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29名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德艺双馨的“四有”好老师。
3.教育现代化步伐加速。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智慧学校15所,全县所有教学点均开通在线课堂、建成智慧课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县域内课堂教学水平渐趋均衡。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4.教育民生民计持续改善。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全面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2016 年以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6万人次、资助金额 1540万元,没有一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45 个,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等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全面消除超大班额,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学校安全“三防建设”得到加强,校园保安、视频监控、一键报警、“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强化联保联控责任,突出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保障学生入学,辍学率为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5.5%,享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录取政策。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6-15周岁残儿教育安置率达到100%,让残疾孩子同样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5.教育总体质量显著提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4所,在校生2.4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均达100,普通高中本科达线率、录取率持续攀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职业教育规范达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双减”政策和“五大行动”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十四五”时期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全县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
1.义务教育的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城乡不平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网络教育的新需求存在落差,农村教育仍然薄弱,距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很大差距。
2.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高。对照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基础设备设施、师资难以适应改革需求,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低,师资老化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3.中等职业教育仍然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足,休宁徽匠学校专业教师紧缺,实训条件不足,招生难。
4.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不足。学前教育城区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少,师资专业化低,残疾儿童教学质量不高,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硬件设施不全,管理缺乏规范性。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县。
(二)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全县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与长三角区域尤其是杭州都市圈城市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朝着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1.学前教育。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标。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得到改善与提升,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3.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的高中教育进一步普及,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4.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式,职业技术教育服务能力和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5.特殊教育。学段衔接,形成能够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特点、涵盖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有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优质合适的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扩大。
(三)具体目标
——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100%;
——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7%以上;
——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以上;
——普通中小学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6%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
——义务教育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93%;
——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60%;
——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达0.6万人。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县域教育体系,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全过程。全面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严把教材质量关。进课堂。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读书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教师培训必修课程,把培训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师的价值体系。进头脑。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支持高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和主题党课团课。强化监督管理,坚决防止西化、宗教的教育理念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