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蓟州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3. 推进风电项目配套设施建设

  风电项目主要设备为场区内的风机塔筒、齿轮箱、叶片、轮毂、箱变及升压站内配套电气设备等。根据风电场的发电容量配套建设升压站,通过高压送出线路并入蓟州区电网或附近区域电网系统。

  蓟州区十四五期间风电发电重点项目清单详见附表2,分布详见附图1。

  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

  (一)蓟州经济开发区分布式屋顶光伏示范工程

  蓟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是在蓟州经济开发区及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上仓工业园基础上成立的市级重点工业示范园区,是首都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园区已批复规划面积31.7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16.8平方公里,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引进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高端电气制造、健康食品等产业项目,目前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园以及正在规划当中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和11个平方的产城融合示范基地,2017年被列入2+4+46承接平台之中的现代制造业转移承接平台。园区成立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企业300余家,中科三环、京磁、中国中冶、博纳电气等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了主导产业清晰、大项目带动显著的高速发展新格局。

  基于上仓地理位置优势及蓟州经济开发区现有工业厂房优势,规划配套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作为蓟州区可再生能源重点示范工程之一,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根据前期蓟州区土地利用规划资料收资,蓟州经济开发区可开发利用的屋顶面积总计约为1.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光伏屋顶主要为三大类:水泥屋顶、彩钢屋顶及瓦屋顶,规划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1万千瓦,蓟州经济开发区配套建设并网变电站,便于发电后直接园区内用电消纳。

  (二)侯家营智慧能源小镇

  智慧能源小镇以能源与城市融合发展为愿景,体现了能源互联网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的特征。智慧小镇技术创新项目已全部落地应用,涵盖能源转型、电网升级、产业升级、智慧服务、智慧共享10项技术创新成果和政企合作、生态构建、品牌影响、管理创新10项模式创新成果。依托蓟州区对侯家营生态小镇建设规划,结合侯家营风电光伏资源项目开发建设优势,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融合,积极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打造侯家营智慧能源小镇“名片”,创建以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满足内需负荷的示范基地,构建智慧能源驱动产业生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传播基地,形成智慧能源系统性、前瞻性解决方案和建设的典型范式。智慧能源小镇全面建成后,区域内供电可靠性超过99.999%,清洁能源利用比例达到90%,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超过45%。

  三、“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托蓟州区现有2座电厂调节能力,推动国华盘山电厂机组延寿及创新升级改造,通过对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机实施通流改造、烟气余热利用、大容量供热、热电解耦等创新升级技术进行更新换代,实现老旧机组跨代升级。改造后保持53万千瓦铭牌功率不变,机组由超临界升级为超超临界,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深入挖潜2座电厂的供热能力,在蓟宝热电的基础上实施引热入京工程、向毗邻河北供热工程。

  依托调峰能力,结合周边区域新能源开发条件和出力特性、受端系统消纳空间,努力扩大就近打捆新能源电力规模,增加新能源消纳水平。以蓟州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抽水蓄能调节能力,努力打造以抽水蓄能为核心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

  四、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区、园、村”三域,统筹宏观-中观-微观任务布局,着力构建整体协同、各有侧重的“双碳”综合解决方案,形成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助力能源低碳转型的“天津蓟州区示范式科技创新工程”。

  “区域”(即蓟州区)建成“零碳”系统运营和生态培育先行试点区。拓展升级智慧能源小镇创新成果,依托蓟州区旅游业综合示范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多元化储能、新型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服务于蓟州区农业发展;围绕智慧能源服务、“碳中和”农家乐、“碳中和”生态旅游区、高可靠能源保障、多产业综合用能等,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源互联网绿色经济新业态。

  蓟州区“园域”(即产业园区)建成能效升级和“绿色”制造先行试点区。依托上仓示范工业园区等试点项目建设,开发基于企业碳排放水平的“能源碳效码”;鼓励面向“双碳”的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主阵地;推动建立“双碳”产业联盟,加强新能源接网等技术领域科技项目储备与示范。

  蓟州区“村域”(即乡镇农村)建成倡导“零碳”生活和低碳循环发展先行试点区。将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蓟州区下营镇下营村等村域推广零能耗智慧农院、全电驱动智慧公建,创新个人碳账户管理模式,倡导“零碳”生活;推广节水灌溉、电动耕地等先进技术,助力构建“农废-生物质能源-生态农业”低碳循环生产方式。

  加快建设完善智能化、网络化绿色能源交通体系。蓟州区各乡镇政府内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实现各个乡镇院区内主要规划交通道路电动车充电系统全覆盖。利用卫星定位及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全面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绿色交通供能网络。利用各院区绿化用地,采用光伏休憩亭台、光伏树、光伏绿廊等分散布置光伏小品。

  图5-1 光伏小品应用示意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