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蓟州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13 侯家营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 56 2023.12 11500 34000

  14 下窝头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2) 44 2023.12 9108 26928

  15 下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3) 32 2023.12 6624 19584

  16 下窝头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4) 32 2023.12 6624 19584

  17 下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5) 32 2024.06 6624 19584

  18 下窝头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6) 32 2024.06 6624 19584

  19 上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7) 24 2024.06 4968 14688

  20 州河湾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8) 28 2024.06 5796 17136

  21 州河湾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9) 44 2024.12 9108 26928

  22 上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0) 36 2024.12 8280 24480

  23 邦均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1) 32 2024.12 7360 21760

  24 上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2) 28 2024.12 6440 19040

  25 上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3) 32 2025.3 7360 21760

  26 东施古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4) 40 2025.3 9200 27200

  27 东施古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5) 32 2025.3 7360 21760

  28 下窝头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6) 32 2025.3 7360 21760

  29 礼明庄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7) 28 2025.12 6440 19040

  30 上仓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8) 28 2025.12 6440 19040

  31 礼明庄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19) 24 2025.12 5520 16320

  32 下窝头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20) 32 2025.12 7360 21760

  33 东二营镇分布式风电项目(规划风场21) 12 2025.12 2760 8160

  合计 1155 258106 763096

  附图1 蓟州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图

  附件一:蓟州区风光资源及可开发利用分析

  1 风能资源

  1.1 区域气候特点分析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冬半年多西北风,气温较低,降水也少;夏半年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加强,以偏南风为主,气温高,降水也多。

  蓟州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6摄氏度,降水量615.3毫米,无霜期约195天。气候特征一是季风气候鲜明,风向季节更替明显,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二是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小,受大陆影响显著。三是“雨热同季”,夏季高温,季风盛行,降水集中。四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秋季气温明显下降,冷暖适中,冬季气候寒冷、大地封冻。

  1.2 天津市风能资源分析

  天津市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Ⅳ类风资源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偏南风。天津市多年平均风速从沿海向北部山区递减,且沿海地区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加较快。70m高度,海岸附近地区风速达到6.0~6.5米每秒,零星地区可达 6.5~7.0米每秒。100m高度,海岸附近地区风速达到6.5~7.0米每秒。多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的变化与平均风速一致。50m高度上,沿岸地区风功率密度为200~250瓦每平方米,零星地区达到250~300 瓦每平方米,内陆大部地区为150~200 瓦每平方米。70m高度上,风功率密度达到200 瓦每平方米以上的区域明显扩大,沿岸地区达到250~300 瓦每平方米,零星地区达到300~350 瓦每平方米。100m高度上,除北部山区外,其他地区的风功率密度基本均达到200 瓦每平方米以上,沿海大部地区在300 瓦每平方米以上,塘沽和大港沿岸达到350 瓦每平方米以上。北部山区的风功率密度随高度层增加略有减小,50m高度部分地区可达250 瓦每平方米以上,而100m高度上250 瓦每平方米以上的区域明显减少。

  图1.2-1 100m高度年平均风速分布模拟图

  图1.2-2 100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模拟图

  1.3 蓟州区风能资源分析

  根据气象局数据及中尺度卫星数据,蓟州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及西北风,风速受季节变换影响有明显波动。春季是大风月,夏季是小风月;白天下午风速较高,凌晨风速较低。空气密度为1.19~1.22 kg/立方米。根据以上统计成果,蓟州区地形起伏较大,风资源分布情况也随之有较大变化。北部山区山峰风速较高,140m高度平均风速约为5.6~6.2米每秒,风功率密度为225~294瓦每平方米,风功率密度属于D-3、D-2级;中部、南都区域风速较低,140m高度平均风速约为4.8~5.2米每秒,风功率密度为158~179 瓦每平方米,风功率密度属于D-1级。北部山区区域切变一般,受起伏山峰影响,湍流相对较高,可采用100~120m轮毂高度风机。中部、南部区域内为平原地形,切变较大且流场稳定,湍流较小。可采用140m及以上高轮毂的IIIC类型风机。

  图1.3-1 蓟州区风能资源

  2 太阳能资源

  2.1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分布特点

  我国太阳能的丰富程度:新疆东南边缘、西藏大部、青海中西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及其以西地区构成了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带”,其中西藏南部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是两个高值中心;新疆大部分地区、西藏东部、云南大部、青海东部、四川盆地以西、甘肃中东部、宁夏全部、合肥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至锡林浩特和赤峰一带,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带”;中东部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太阳能资源的“较丰富带”;只有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四川省东部、重庆全部、贵州大部、湖南西部等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的“一般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