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四)建设高效协同的分级诊疗体系

  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构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向普通人群的逐步扩展,提升家庭医生首诊服务质量,完善签约服务区机制和回访中心,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改进公共卫生服务评估机制,持续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办法,充分激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推进智慧医疗,探索“诊间支付”“床旁结算”“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服务模式,推进健康和医疗信息在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居民之间共享。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2.96人,建立公共卫生“预备役”机制,组建一支不少于1000人的公共卫生志愿者队伍。

  (五)优化居民健康管理与服务水平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与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状况。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加快人口健康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不低于80%。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网络,促进疾病预防管理,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有效控制。发挥中医在慢性病防治康复方面的作用,加强老年病慢病防控中心、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治未病中心建设,推动中医与康复技术相结合。

  三、高标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老城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供给能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身边化、多元化,在探索更高品质、更有特色的文化服务上做出深入探索,构建内容丰富、保障有力、魅力多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着力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加强区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利用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一批高品质文化设施项目。支持高水平、高颜值的街道文化中心建设和改造,鼓励跨区域设置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街区文化活动室,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深化“书香西城”建设,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和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每个街区建设1-2家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一批24小时阅读书房,打造15分钟阅读圈。将人口职住特点考虑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中,着力提升金融街街道、展览路街道等从业人口比例较高区域公共文化供给的精准性。推动文化设施的混合布局与融合设置,鼓励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大厅、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学校、写字楼等设施兼容设置、共建共享,建设一批集文化体验、科技体验、非遗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空间。

  (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逐步形成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格局。持续优化服务需求对接机制,探索推广“订单式”“点单式”精准化服务模式,构建艺术体验、技能培训、展览展示、网络教育、精品旅游等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政府与社会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展览馆、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鼓励企业与公益组织提供各种特色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三)积极推进西城公共文化品牌建设

  立足新时代文化服务需求,高水准实施文化资源聚合工程、文化名家领航工程、原创精品培育工程、精品演艺集萃工程等“四大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演艺精品剧目,鼓励和支持文化品牌走出去,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发展群众业余文化团体,支持文娱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升群众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培育西城特色群众文化团队和社区社会组织。深入开展“一街一品”文化服务品牌,将有条件的特色活动打造成为区域性群众文化赛事,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365工程”等项目实施为依托,推动群众开展文艺创作,积极优化文化产品内容质量。巩固央地文化合作,加强京津冀文化交流合作,有效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形成西城文化强磁场。

  (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推进中轴线西侧腾退后文物的合理有序利用,优先用于补充公共功能,因地制宜建设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丰富文化体验功能。做好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策划推出具有西城特色的红色传承纪念活动,探索会馆遗产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培育弘扬具有西城特色红色文化。配合市级部门研究提出文化遗产利用的正面清单,强化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监测,确保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

  四、建设活力多彩的全民健身体系

  积极整合体育资源,完善多层次的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地、体育设施,鼓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提升体育设施品质。不断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构建活力多彩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保障人民群众全民健身需求。

  (一)优化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

  有序推进区级公共体育场馆的新建、改建、扩建,增加体育场地数量,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推动街道体育设施建设,年均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内按平均不少于10%的比例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在部分街道的市民中心或综合活动中心中合理安排体育健身设施。推进社区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多功能复合型健身设施,打造一批群众身边小型多样、环境友好的体育场地设施,鼓励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补足体育设施短板,加大设施开放与资源共享力度,到2025年,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比例达到5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