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工作报告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完成8.07亿元,可比增长1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4300元,同比增长4%左右。争先进位多点开花。成功获批全国首家“两区外”大型发动机保税维修试点项目,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试点示范4项、支持政策3项。全年争取上级资金2.95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率先在全市实现隐债清零,连续两年是全市债务率最低、债务等级唯...
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8.7亿元,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塑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和调度体系,派出10个专职招商队伍,全年对接企业680家,签约优质项目38个,协议金额606.9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1.4%。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28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到位国内区外资金113.1亿元,为2025...
战新产业加速集聚。光伏产业承压前行,晶澳太阳能20GW拉晶、20GW切片、5GW组件建成投产,时英新材、中鑫诚等13家光伏配套企业陆续投产,园区光伏装备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评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氢能储能产业顺风而上,自治区首家氢能储能产业园交付使用,纬景3GW锌铁液流储能电池进度过半,上能电气8GW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正式投产,国轩15GWh锂电电池正式开工,上海杰宁换氢重卡样车下线,填补了全市多项产业空白。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壮大,三一众力机械再制造中心、钢峰新材金属制品深加工、内蒙路桥钢...
面对需求不足、工业承压、财政减收、预期偏弱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我们大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狠抓投资增量消费增长、稳定工业基本盘,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实现了约1300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380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26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在7万多户市场主体的强力支撑下,各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快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
这一年,我们坚持目标引领,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快进。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3%,增速居于全区首位、领跑全国百强城市;预计年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连续5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突破一千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以上,满都拉口岸过货量突破一千万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
这一年,我们坚持“两新”导向,重点产业集群扩规提质。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79个、增长1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5户、增长23%。新引进头部链主...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9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8.5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6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309元,同比增长5%;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52%;隐性债务化解、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高新技术产业更具竞争力。全面拓宽创新路径,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盘活东客站周边闲置楼宇打造数据标注基地,百度智能云、蚂蚁数字、十沣科技等100余家企业相继入驻。联通云数据中心DC4、DC5数据楼主体封顶,中科瑞德、秒如科技等企业完成算力部署1686P。获批内蒙古首家数据要素产业园,创新设立自治区首个数据要素综合服务窗口,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数字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航天六院总部基地主体完工,山东能源、中煤集团等区域总部落地运营,高水平总部经济生态链加快形成。孚宝医养机器人、中环东芯新材...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实现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自治区前70位。...
实施重点项目95个,完成投资102.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0个,总投资10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6家,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6家。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势头强劲。正缘4万头奶牛牧场、正大羊群沟生猪养殖基地进展顺利,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孵化园主体完工。蒙牛九期奶粉工厂即将投产,中粮18万吨饲料厂建成投产。蒙牛奶酪智能工厂被认定为自治区智能工厂,盛健羊乳斩获第七届羊奶大会“头羊奖”,额尔敦位列内蒙古知名百强品牌41位,斯隆生物12万吨饲料生产车间被认定为自治区数字化车间。新材料新能源产...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伊利奶酪二期建成投产、高端乳清粉智能化工厂开工建设;蒙牛婴幼儿特殊医学营养品项目即将投产;正时农业、现代草业等饲草项目建成运营;国际乳业品牌中心挂牌成立;国际草业大会、国际乳业创新大会成功举办。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算力规模达到4.4万P,其中智算4.2万P,位居全国前列;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内蒙古大数据交易中心、“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等项目建成投用;诚迈信创计算机生产基地投产;农行、建行、交行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完工;电信三期、并...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突破2.6万亿元,总量在全国排名有望上升至第20位,时隔5年重回全国中游;工业增加值跨过万亿元大关,全国排名有望上升3位、居第14位,乳业、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西部省份第2位。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增量居全国第3位。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提前一年实现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引进到位资金超530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
全力打造促进四链融合的创新驱动平台,6个设区市晋创谷挂牌运营,入驻优质企业团队300多家,签订技术交易、预约采购等合同4400余件。全省创新能力排名上升5位。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标志着我省制造业细分领域达到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通过验收,实现国内首次低真空超导悬浮航行。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9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6家。120个“山西精品”享誉海内外,手撕钢、车轮钢等特种钢材料,T800、T1000等高端碳纤维,8英寸碳化硅衬底、深紫外LED芯...
茅岭底水库全面加快建设,连泉抽水蓄能完成预可研核准“四大要件”,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省级金融顾问走进开发区试点,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市唯一。以大事要事为牵引,上项目、聚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43亿元,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一年来,我们在高标奋进中争第一、创唯一。蝉联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新型城市...
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超120亿元,4家央企子公司质效落地,建滔能源80万吨醋酸、容嘉“公转铁”仓储物流等一批项目开足马力,12个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在库项目数三年年均增长14%,形成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建设一批良性循环。消费潜能加快释放。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5000余万元。5个特色街区入选省级夜经济标志打卡地。获评“河北省农村电商领跑县”,县电商基地入选省典型案例,官庄镇、金店镇电商基地启动运营,网上销售额突破4亿元。“扁鹊文化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纳入全省首批典型场景,为全市唯一...
过去一年,我们多项工作取得突破。东汪、火炬恢复管辖,拓展了发展空间;旭阳经济开发区调规扩区,新增产业用地4000余亩;邢州古城、百泉鸳水、邢襄生态园三大文旅片区基本形成,构筑起全域旅游新格局;央企引进实现突破,北大荒集团二级子公司成功落户我区。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27.7亿元,增长4.6%,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区昂首阔步迈入“百泉复涌”历史新阶段。...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5.3%。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卡点要账、跟踪审计、狠抓进度、昼夜建设,11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11.97亿元,拉动全年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超前谋划、积极对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9.06亿元、全市第一,首批6个项目全部开工。大抓产业项目,实施技改投资龙年倍增行动,产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2.3%、30.4%。大力招商引资,深化央...
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推动“两重”“两新”落地落实,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国债项目引领增长。超前谋划、积极争取,强化调度,逐一踏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156个增发国债项目完工147个、完成投资115.28亿元,拉动全年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青山水库、野沟门水库、滏阳河调蓄工程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首批53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部开工,获批国债资金43.18亿元。产业项目扩规提质。邢钢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完工,新疆特变电工、中车新能源装备、中船氢能制储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市经开区,17家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企业迁驻...
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推动“两重”“两新”落地见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全年争取上级资金286亿元、增长9.8%,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项目个数、资金量远超往年,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量全省第5。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7个。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2%、43.8%和30.1%。持续用力提振消费。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零售额分别增长70.2%、26.9%。衡水湖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