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20日在包头市九原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小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其不易的一年,也是我们承压前行、协力攻坚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地区综合实力持续壮大
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8.7亿元,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塑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和调度体系,派出10个专职招商队伍,全年对接企业680家,签约优质项目38个,协议金额606.9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1.4%。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28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到位国内区外资金113.1亿元,为2025年经济发展稳住了底盘、积蓄了动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总投资1020.3亿元重大项目68个,全年竣工26个、投产15个,项目质量、投资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大全率先在全国实现千吨级半导体硅基材料量产,明阳龙源电气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个月,创造全市项目建设“新纪录”。
(二)产业发展结构升级优化
工业立区基础更加扎实。新建续建顺义路等4条5.1公里道路管网,并网瀚海、大全(二期)变电站,投用沣晟泰蒸汽管线等14项要素保障工程。双创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达到8家。国能二期主装置EPC总承包签约完成,大全多晶硅二期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亿珂电子特气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光威碳纤维、中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沣晟泰间位芳纶纤维投产达效,建成自治区唯一集“世界三大特种纤维”为一体新材料产业园区。第二产业对GDP、财政、固投贡献率分别达到78.3%、56.7%、63.9%。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奥运冰雪中心建成投用,地下空间竣工开放,金地名锦等13个品质地产加快建设。新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举办促消费活动20场,拉动消费2亿元,同比增长82%。横竖街建成自治区首个食品加工研发中心,成功创建自治区特色商业集聚街区。引进蒙欧国际陆港、智慧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物流园过货量累计突破600万吨。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改良6000亩盐碱地实施辣椒种植项目,建成自治区首个“当年实施、当年受益”高标准农田项目5600亩,打造千亩高效增粮示范区5个,粮食产量稳定3亿斤以上。成功申报奶业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圣高旺获评“自治区级生态农场”,天佑入选自治区渔业五大骨干基地。蒙珈美牛羊肉、禾辰牧业建成投产,食品园区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
(三)城乡发展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新建续建兴胜东路等市政道路6条,顺利打通建安大街、民族西路南延等断头路,铺设再生水管线3.6公里。完成“温暖工程”项目9个,改扩建口袋公园8个,升级便民市场2处,建设儿童游乐设施13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清理城市“六乱”1.5万起,整治复兴大街等道路街景13条,新增充电桩171个。配置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设施709个,率先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回收全覆盖。成立小区业委会、物管会98个,市场化物业覆盖率达84.5%。完成“保交房”1958套,办结住宅类产权遗留项目36个,惠及群众2.9万户。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编制镇域国土空间规划2个,建成哈林格尔镇东片集中供水保障工程,完成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阿嘎如泰嘎查获评自治区首批和美乡村。G65改扩建顺利贯通,包银高铁(九原段)主体完工,养护农村公路6条20.5公里。实施乡村产业发展项目11个,5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四)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提升
环境治理纵深推进。紧盯自治区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抓好整改落实,销号“精准画像”问题24个。实施三电厂调峰改造项目,空气质量达标比例80%以上。治理雨污分流二次管网243公里,接通职教园区污水管网,全区地表水监测点位连续2年达标。从严开展住建生态领域违法问题专项整治,投用建筑垃圾处置消纳设施3处。生态建设持续巩固。重点实施“三北”工程,完成封山育林0.8万亩,开展中幼林抚育2万亩,打造自治区保障性苗圃273亩。治理河道“四乱”66处,完成留宝窑河道、白石头沟治理工程,昭君坟水源地升格为市级重要湿地。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节水型园区。绿色低碳加快转型。杜氏化工、党政大楼分布式光伏并网送电,国能绿色园区供电项目正式获批。大全获颁绿电国际碳足迹证书,国能荣获全市首个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称号,3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绿色工厂”。清理“僵尸企业”8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423亩。
(五)改革创新活力不断涌现
创新驱动向“新”发力。深原科创建成国内最大AI智能“黑灯实验室”,实现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落地运行大全新能源研究院,填补全市多晶硅领域研究院空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2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4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完成政府系统改革任务76项。加快国企实体化转型,入股参股公司16家,产值达到8.32亿元。园区供汽(蒸汽)二十年经营权顺利成交,实现全市首笔经营权挂牌出让。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全年进出口额突破11亿元,B保货值增速位列自治区首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增“全区通办”事项65项,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111项,富海乳业成为自治区首个“五证齐发”工业项目。拨付企业发展扶持资金1.7亿元,协助企业获批贷款4.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49家,市场主体3351户。牵线搭建产销对接会28场,促成中清—蒙能0.6GW组件等7笔供需订单,意向金额超6亿元。
(六)社会民生保障全面增进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资1.47亿元建成世纪路二小、二幼分园、保利幼儿园,提升改造四十九中、沙河一小等7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070个。新组建教育集团5个,教育共同体5个,引进名校长4名,优秀教育人才52名,发放安家补贴170万元。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创近十年新高,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年门诊量突破19.3万人次,位居全市二级医院前列,获批自治区“妇孺国医堂”第一批建设试点。深化与航天医科包钢医院合作,填补泌尿外科空白,打造心内、急诊等8个重点专科。引进学科带头人、紧缺急需专技人才16名,麻池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民生保障日益完善。全年民生支出1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2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373人。打造全市首家为民服务综合体,投用普芮医养结合中心,“乐享久远爱心助餐”荣获自治区优秀慈善项目。公立托育机构达到10家,新增托位200个。文体旅融合发展。举办“秦风汉韵”、非遗展演等各类演出210余场,新增自治区级综合文化站3家。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成功申报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300万元。举办“体育嘉年华”等活动31场,成功承办ITF国际网球大师赛。社会治理持续优化。中联办交办信访案件31件全部办结,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71.8%、50.1%。新增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位16个,“五色户卡”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切实加强食药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整改各类隐患9926个。
(七)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树提争”专题活动,积极整改自治区党委巡视和各类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法治政府持续巩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圆满承办人大建议102件、政协提案187件。加强诚信工程建设,处理政府失信行为35起,清偿政府拖欠企业账款8996万元。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2.36亿元,压减“三公”经费42.1%,完成年度化债目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发文和会议量分别减少16.5%、12.4%,清理基层不合理证明24项。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化债清欠任务艰巨等困难条件下,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承压奋进,向着“十四五”目标稳步迈进。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奉献、支持九原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体量较小,优质教育、商业服务不足,人口集聚力不强,与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区目标差距明显;二是增长压力较大,产业链断点较多,项目支撑和有效投资与我区定位、群众预期不符;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存量收入降低,新增财力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刚性支出、化债压力持续加大,实现紧平衡十分困难;四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够强,担当精神还不足以完全适应发展要求,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逐项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