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在清水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清水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付 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力以赴干好“六个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实现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自治区前70位。
一年来的变化很明显,相信大家能够在数字的变化中感受到,也能够在工作生活中体会到,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增投资扩消费,经济发展活力更足了。一年来,我们大抓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专班推进机制,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6亿元、竣工50个。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引进钒电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制造、鑫利电子浮法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860亿元。全力助企纾困,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费负担2.7亿元,积极对接为企业发放贷款57亿元。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举办了长城文化旅游节等群众文体活动,拉动消费0.31亿元以上,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21.2%和62.3%;邮政快递物流仓储分拨中心建成投运,打通“快递进村”主渠道,推动农特产品网络销售0.72亿元、增长11.4%。
二是调结构增效益,产业发展实力更强了。一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实施现代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产业项目37个,旭阳年产30万吨炭基新材料项目竣工投产、年产360万吨焦化一体化项目产能置换取得突破性进展。天皓年产130万吨玻纤基材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全县煤系高岭土产能达到178万吨,占全球产能的47%。大唐蒙西1GW风电等项目建成并网,全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1G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展顺利,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着力发展服务业,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推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成功创建成为首府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壮美塞上湾·内蒙古篇》等节目组在此取景拍摄,全球播放量超38亿次。老牛湾机场建成通航。好汉山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开园。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31万人次、增长68.4%,实现旅游收入3.95亿元,增长44.2%。顺通物流仓储库、喇嘛湾镇重卡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现代物流业货物吞吐能力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扎实发展农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千亩高品质绿色优质杂粮种植基地20处。建成杂粮“看禾选种”平台,引进谷子、黍子新品种知识产权2个。浑河滩现代农业设施产业园建成投用。赛科星奶牛核心育种场生产胚胎0.9万枚,实施现岱牛业万头肉牛养殖场、10万只肉羊屠宰场等项目,形成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加强经开区建设,完成迎宾街等道路及综合管网建设工程和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工程,再生水长输管网、工业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停车场、特勤消防站建成投用,成功通过自治区化工园区认定和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复核。
三是增动能添活力,改革创新成果更多了。一年来,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扎实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3.77亿元,增长15%。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项。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在我县成立专家工作站。超牌新材料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展县属一级国企战略重组和专业整合,由7家整合为5家。深化“放管服”改革,72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新增市场主体702户。落实自贸区创建工程,积极参与“自贸区呼和浩特核心区”建设,进出口贸易额完成0.75亿元,增长47.1%。
四是强基础提品质,城乡面貌更美了。一年来,我们加快城镇更新步伐,全力推进温暖工程,完成城关镇、喇嘛湾镇供热管网改造。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成永安街等8条街巷道路管网改造,新建4座公共卫生间、23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对平安街、清水河河道两侧进行绿化亮化提升改造,新增改造城区绿地1.1万平米。更加细致管理城镇,常态化开展城区管理综合整治,清理整治城区“六乱”1770处,综合整治11条背街小巷。新增37个业委会、组建率达到90%以上。城区公交“绿皮面包车”变身“新能源车”,公交服务提升新水平。持续建设美丽乡村,完成饮水保障工程35处,新建维修通村道路163公里,新建通信基站91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5个,改造农村电网68.3公里。高茂泉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创建名单。
五是抓保护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更优了。一年来,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互泰热力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查处整改私烧煤矸石问题17处,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到322天。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城关镇中水利用等工程建成投运,关闭自备井157眼,黄河清水河段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城关镇餐厨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加速推进,4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全部达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推进生态保护建设行动,实施“三北”工程六期等5个生态建设工程,林草生态修复3.2万亩、义务植树11万株、建设淤地坝16座、治理废弃矿山342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2万亩,完成青龙洞山、巴图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
六是惠民生办实事,群众幸福感更强了。一年来,我们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20.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2%。就业方面,举办各类招聘会5场,新增城镇就业975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创业培训5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户120万元。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3亿元。新建宏河镇养老服务中心,县老年养护中心全面投用。发放平价暖心煤4.2万吨。教育方面,深入开展与首师大实验教育集团合作办学,与呼市二中等学校结对共建。完成阳光幼儿园、明德幼儿园改造工程和第三小学扩建工程。公开选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21名,引进教育教学专家61人。中考成绩达到呼市一、二、附中录取线人数逐年上升。文化方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老牛湾传说等5项非遗项目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举办“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187场,县博物馆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明长城小元峁一段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完成。卫生健康方面,县医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集团医院,获批加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引进2名市第一医院专业人才到县医院工作,建成窑沟卫生院急救工作站。
七是提效能优管理,社会大局更和谐稳定了。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落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效显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优秀旗县区。全面推行信访帮办代办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15家律师事务所与111个行政村(社区)签订法律服务结对帮扶协议。“12345”接诉即办便民服务热线“四率”稳居全市第一,为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500余件。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行业领域和场所部位风险隐患进行专项整治,排查发现问题全面清零,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查处食药案件53起。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刑事案件破案率、治安案件结案率持续上升,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提议全部办复,都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政府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24%。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优抚、退役军人等工作都有了新成绩,统计调查、粮食供销、地震气象等事业都有了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都有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饱含着自治区党委、市委的殷切希望,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奉献者共同挥洒汗水、共同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清水河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和短板。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排名自治区下游,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新增长点新增量。二是产业基础不够扎实,农牧业龙头企业不多,品牌建设还需加强;工业链条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服务业优势发挥不够明显,文旅产业亟待全面提升。三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服务对人口的吸附力较弱,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四是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效率、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