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文 件 之 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19日在白云鄂博矿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白云鄂博矿区人民政府区长 冯桂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奋力拼搏、富有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这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一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完成8.07亿元,可比增长1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4300元,同比增长4%左右。争先进位多点开花。成功获批全国首家“两区外”大型发动机保税维修试点项目,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试点示范4项、支持政策3项。全年争取上级资金2.95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率先在全市实现隐债清零,连续两年是全市债务率最低、债务等级唯一绿色的地区。区民族幼儿园获评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平安校园,白云矿区第一小学成为全国唯一以“草原英雄小姐妹”命名的学校并获评自治区“十佳文明校园”称号,铁矿二小获评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验校。星光社区、宝山社区荣获市级红石榴家园称号,矿山记忆展览馆荣获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称号。我区成为全市首家实质化运行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地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抢抓“两个稀土基地”发展机遇,融入全市“3+5+N”产业体系建设,谋篇布局“2+3+N”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组建13个产业链招商队伍,开展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23个、落地13个、开工建设11个,引进到位国内区外资金42.9亿元。新增四上企业22家,总量达到70家。创新经验亮点纷呈。“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入选中国第四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典型案例。在全市首推“夜校”平台,让青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打造包头市首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交专线,与达茂旗的区域联系更加紧密。设立高质量发展基金,发行首批2000万元基金助力稀土企业发展。全年先后发现鄂博铌矿等5种新矿物,一再提升了白云鄂博知名度。
这是产业转型明显加快的一年。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星波稀材、可可、欢宇、鑫磁等稀土新材料项目投产运营,恒升磁材、源林新材料、再生稀土金属等项目开工建设,稀土产业链不断延伸,稀土新材料产业园起步成势。白云铁矿、宝山矿业、包钢金石、宏鉮、沃尔特等工业企业稳产扩能,全年累计输出铁矿石1219万吨、铁精矿201万吨、稀土精矿24万吨、萤石精矿58万吨。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总量达到24家,产值累计完成50.42亿元,同比增长132.8%。重点项目攻坚有力。全年实施50个重点项目,创历年之最,列入全市重点的22个项目完成投资28.7亿元,完成投资率127.8%。包钢绿电直供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晶昌日石英砂、锆铈金属、科莱博等项目加速推进。“飞地经济”优化升级。新增入园企业132家,完成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67.7%,实现税收4785万元,同比增长21%。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4家、外资企业3家,外贸进出口额完成2.5亿元。
这是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一年。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出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落实措施》,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展帮办代办服务1100余次,申请材料、跑动次数分别压减66%和54%。推行“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企业开办登记模式,实现个体登记注册“零干预”,商户开办当场办结。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25户,尚客优、华莱士、金迈圆等连锁品牌持续入驻,市场主体增量、活力双提升。全面落实惠企纾困各项政策,减税降费3115万元。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完善《支持科技创新7条措施》,深入推进科技体检、科技特派员、“四个一”专项行动,打造“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组织申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5项,成功培育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宏鉮研发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研发机构。全年科技支出490万元,同比增长20%。要素保障坚实有力。持续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升级完善稀土新材料产业园道路、水电、天然气管网3公里,硬化、美化1.66万平方米,建成7000平方米新能源停车场,稀土新材料产业园新建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综合办公楼投入使用,中部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8600平方米,各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这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一年。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投入1.2亿元实施小区综合提质改造、防洪排涝等28个城建项目,整治城区裸露黄土2.3万平方米,更新云海花园和鑫达小区破损外立面4.7万平方米,粉刷单元楼梯间14万平方米,升级水网管线142公里,云海花园和集资楼小区实现直饮水入户。新装充电桩51个,为群众新改建电动车棚23个。19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温暖工程在全市率先完工。生态环境稳步提升。强化工业企业、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实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提标升级工程,有效提升城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天数329天,位居全市第一。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7000立方米/天,中水回用率达100%。持续巩固土壤污染防治成果,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完成3006亩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城市管理有效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报批土地427亩。集中整治店招牌匾742处,推进小区飞线入地52.3公里,加强建筑垃圾清运监管力度,破解占道经营难题,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攻坚行动,逐步完善垃圾收运处置机制。投入200万元完成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投入171万元完成3.3公里公园健身步道建设。以有解思维盘活苹果酒店等闲置资产。解决润林苑、蓝天景苑等8个小区历史办证难问题,实现申办尽办,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攻坚取得实效。
这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一年。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实施幼儿保教和教育提升惠民工程,完善综合实践学校“六大基地”服务功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区中蒙医院建成急诊科、妇产科及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首次实现电子健康卡挂号、缴费、住院、查询、取药5项线上服务,发展中(蒙)医特色服务,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奇石文化旅游活动、“世界稀土之乡”文创产品展、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报刊展等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吸引外地游客5万余人。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有力。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5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1%。搭建集流动人口服务中心、零工驿站为一体的街道“乐企e站”,为更多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新机遇。为8家企业开展求职招聘双选会,为563名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69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为246名适龄女性免费接种二价疫苗,免费开展妇女“两癌”筛查261人。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总投入700万元建设长者食堂、敬老浴池,打通老年人助餐、洗浴“最后一公里”,建成4个社区儿童之家,全力提升“一刻钟便民服务”水平。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入户入企纳谏”专项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合理诉求1500余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四率”和信访“三率”位居全市前列,进一步巩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工作成果。新增48处交通电子警察,开展无人机智能空中巡航,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投入45万元,对食品、药品进行安全监管和抽查。升级改造20家小作坊、小餐饮,设置2家24小时药店,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这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一年。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树提争”专题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整改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强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提案54件,办复率均达100%。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活动,持续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工程,社会诚信氛围整体提升。持续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此外,审计、人防、气象、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志史、统计调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这一年,全区上下负重前行、向难求成,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效,拼搏赢得精彩,成绩值得珍惜。白云矿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收获,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白云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是:资源优势还未充分转换为经济优势,科技创新活力不足、成果转化率偏低;招商落地项目整体规模偏小,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大项目少;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有待优化;民生领域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存在差距,群众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方面还有更多期待;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把好的发展势头延续下去,决不辜负全区人民期待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