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7日)

  (三)坚持双向开放、惠通四方,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大抓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向市场化、实体化、效益化转型升级,按照“五加五减”“六定”工作思路,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着力提高开发区建设管理水平,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式,强化土地和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清理处置批而未用土地和低效土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提质提效提能级。积极策应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土地开发造地力度,有序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入市交易,力争交易收入突破15亿元。

  大抓招商,增强发展动能。现在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考评体系,坚决遏制各种招商乱象,推动招商引资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由个别企业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由附加值低的中低端招商向附加值高的中高端招商转变,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重点做到“六个突出”:突出招更大的企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等头部企业,力争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40个。突出招更好的企业,紧盯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引进质量优、效益好的项目15个以上。突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突出多赛道招商,在持续加大锂电新能源产业招商力度的同时,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开展多赛道招商,努力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突出以商招商,加强商会建设,发挥乡贤作用,实施归雁招商。突出二期招商,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

  (四)坚持乡村振兴、重农固本,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强市。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开展耕地抛荒治理,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5.3万亩。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确保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92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75亿斤左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价格、补贴、保险政策体系,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力争生猪出栏稳定在520万头左右,蔬菜播种面积146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来抓农业,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达130家、省级联合体达25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建成上高富硒禽蛋加工、宜丰富硒竹笋加工产业园主体功能区,力争全市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400万亩,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520万亩,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935亿元。加强“宜春宜品”区域品牌塑造,提升宜春大米、宜春油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建设和美乡村。以“十个一”“八个有”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先行试点县2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400个左右。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和产业、就业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五)坚持“四区”协同、市县联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市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财税金融、城市治理等“四区”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市区一体化发展。支持袁州发挥主体作用,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医药、锂电等主导产业;宜春经开区聚力发展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建设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宜阳新区加快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明月山加力推进水口景区整体开发打造和洪江景区建设,构建全域旅游格局,致力打造世界温泉康养目的地。加快宜万同城步伐,辐射带动上高、宜丰等地发展。

  增创县域经济新优势。县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支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集中资源打造1—2个主导产业,培育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加快塑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支持丰城、樟树、高安提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建材家具等产业集聚度,实现全国百强县再进位。支持上高、万载、奉新、宜丰大力发展新能源、富硒农业、绿色食品、纺织鞋服等产业,走经济强县和特色名县融合发展之路。支持铜鼓、靖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健康、生态旅游、低碳环保等特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对接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南昌都市圈、新宜吉转型合作示范区建设。

  推进城市建管精细化。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加快补齐道路交通、社区服务、污水处理等设施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市新增改造老旧小区83个,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00公里,增加停车位3000个。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落实地下车位(库)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政策。扎实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标准打造美丽江西“宜春样板”。

  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强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改造,加快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有序发展风光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扎实做好能耗“双控”,加强项目审核论证和节能监察,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探索推广林业碳汇交易,壮大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服务业,培育林下经济,推进中药材种植、“以竹代塑”,完成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5万亩,全域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路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8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