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扩大有效内需,夯实健康发展新支撑
内需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定经济的战略基点,推动供需互促升级良性循环,夯实萍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萍乡经济的永恒支撑,深度落实“四个一批”项目滚动调度机制。全力推进招大引强,提升产业引导基金的招商引资功能,力争全年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同比增长7.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左右,引进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100个以上,20亿元及以上项目22个以上,百亿元以上项目有新突破,形成“重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每个项目都脚踏实地”的蓬勃局面。着力推进“项目大会战”,力争全年实施工业项目77个、投资1140亿元以上,农业项目7个、投资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45个、投资350亿元以上,城建、交通、能源、水利、环保、新基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个、投资32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赣湘合作食品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森拓智能、旭阳焦化、新生代压缩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企业早日达产入规。实施大交通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加快长赣高铁、绕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萍乡段改扩建工程、沪昆连线及G319拓宽工程建设,推动中环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流源水库,完成东源水库可研审批立项;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建成5G基站3000个左右,确保“在建项目不停、施工强度不降、开工时间不拖、协调力度不减、项目谋划不断”。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深入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和“惠享萍城”促消费行动,全年开展应季促消费活动4次以上,大型消费促进活动10场以上,各县区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0场以上,不断扩大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推动餐饮、特色农产品等传统消费回暖升温,进一步做大“常规消费辐射圈”。聚焦不同年龄段新兴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她经济”“童经济”“银发经济”,推动南正街、天空里、文化路步行街、润达国际等传统商贸市场、商圈丰富业态和场景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燃爆消费品牌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扩大文旅消费,做好“旅游武功山+”和“武功山旅游+”两篇文章,加快推动武功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地质公园,支持杨岐山景区打造禅修养生胜地、芦溪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品牌,支持安源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办好省旅发大会,为全省呈现一届展现萍乡赣西文化堡垒新形象、书写江西旅游强省新风貌的精致精彩大会。以企创产业园国家级示范基地为引领,着力发展电商经济,重点打造一批电商园区、直播基地。实施寻味萍乡行动,打造推广莲花血鸭、萍乡小炒肉等“十大楚萍名菜”“十大楚萍名小吃”,塑造“楚萍菜”品牌。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实施“乡村闹市”工程,推动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消费市场。
畅通供需转换渠道。扩大内需必须畅通供需转换渠道,让内需潜力全面释放。推动赣西港提能增效,促进上栗危货运输行业安全、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应急物流,充分挖掘公铁联运潜力,大力发展“高铁+快递”等高铁货运,着力打造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以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让供需有效转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接续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深化“获得信贷”对标提升三项行动成果,促进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转型金融、数字金融等业态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获得感,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40亿元以上,制造业贷款余额160亿元以上,让金融活水精准助力供需转换。扎实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宝海微元、伯乐智能、网是科技等优质企业成功上市。
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打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收官战,力争实有市场主体突破24万户。出台更大力度的减负降费惠企纾困政策,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30亿元以上。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动,严格落实领导挂点帮扶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帮助更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突围发展。开展中小企业上规入统行动,深度落实企业梯度培养“1251”工程,建立企业梯度培养库,在增产扩产、技术改造、数字赋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扶持一批领航标杆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全年新增“五上企业”260家以上,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突破520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瞪羚”企业及潜在“瞪羚”企业达到2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50亿元工业企业数量有新突破,全面构建“头部引领、骨干带动、多点支撑、链式布局、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着力整治农村非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保证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促进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7%以上,坚决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加快建设市现代粮食产业园,保障粮食储备安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市农科中心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承办好第五届全省优质稻种业大会,打造名副其实的“种业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