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打好改革攻坚硬仗,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数字化改革水平全面提升。推进城市大脑2.0建设,杭州城市大脑被评为省数字化改革“最强大脑”,承担的“浙医互认”“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标志性应用成果,法治政府数字化转型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在国务院办公厅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一,首席数据官、数字专员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完成153项509条改革措施,获省改革突破金奖。实施《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连续4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位列全国第一。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加快“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精简50支市县执法队伍,191个镇街全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组建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上线交易平台。
(五)打好亚运筹办硬仗,城市发展能级持续提升。亚运筹办基本就绪。优化完善场馆运行等方案编制,推进智能亚运建设,迭代升级“亚运在线”,亚运村、无障碍环境完成建设,举办各类测试赛14项,圆满做好亚运延期后各项工作。深化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参与健身人数达660万人次。深入挖掘城市“金角银边”,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2243片,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编制完成《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三区三线”划定方案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和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完成39个入城口改造项目,复绿301块闲置空地,新增绿地1043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全面实施“五社联动”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完成首批29个5000户以上大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体220个。建成未来社区40个、美丽乡村特色村30个、数字乡村100个、未来乡村38个、城乡风貌区25个。安全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高质量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各项任务。常态化数智化开展“城市体检”,聚焦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城市运行、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9.4%、25.5%。加大政府隐性债务处置力度,实现橙色风险等级地区清零。健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体系,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六)打好文化软实力提升硬仗,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进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杭州人文精神,巩固提升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红十字“救”在身边等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市域全覆盖,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62个、城市书房33个、文化驿站18个。千年文脉传承保护取得新成效。深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内涵,推进钱塘江古海塘、新登古城墙、天目窑遗址等综合保护和申遗工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南宋皇城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西湖龙井、径山茶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启动建设,之江艺术长廊、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诗路文化带加快建设,西湖博览会、中国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宋韵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文化产业增加值2420亿元、增长4%。
(七)打好绿色低碳转型硬仗,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魅力彰显。污染防治持续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区PM2.5平均浓度29.6微克/立方米,市控以上断面水质III类以上比例达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居全国大型城市第三位,“无废指数”居全省第一,连续第6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连续第7年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萧山区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桐庐县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14项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涉杭3项问题均已完成整改。生态系统承载力有效提升。推进西溪湿地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湘湖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加强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发展,在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实施全国首部生态特区条例。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4个。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加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作,建德、桐庐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积极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碳排放监测试点。
(八)打好保障改善民生硬仗,幸福美好生活共创共享。十方面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①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新增学位70680个。②完成回迁安置13213户,新增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家庭4.7万户,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37.3万平方米。③新增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308处,开放免费或低收费全民健身场地11933片。④实施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扩面,惠及农业主体16482户。⑤新建社区级公园71个,新增乡村(社区)博物馆50家。⑥规范化改造避灾安置场所300个,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9.9万名。⑦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42个、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1070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69个。⑧新辟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50条,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车位14695个。⑨新增普惠托位8358个、婴幼儿成长驿站185个、老年大学(学堂)16所、康养联合体24家。⑩完成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145处,规范化残疾人之家68家。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加快构建。落实稳就业举措,城镇新增就业32.65万人。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试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本医保实现同城同待遇,社会救助实现市域同标。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低保、特困及孤儿养育标准提高10%以上。深化美好教育建设,22所“公参民”学校顺利转公,西部区县(市)公办普通高中名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高水平推进健康杭州建设,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获批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城乡居民“三免三惠三提升”健康行动全面铺开。共有产权房保障制度试点启动,无物业管理小区全面清零,成功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启动新一轮区县协作、联乡结村活动,创新开展“百社百企结百村”,安排协作资金4.1亿元、协作项目85个。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累计培育强村公司500家,实施“飞地抱团”项目1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030”目标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