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3日)

  (三)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扩投资优结构,抢抓政策窗口期、机遇期,落实“1244”统筹推进机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产业投资占比59.8%。新开工项目56个,历年最多,省“4+1”项目、省重点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均达100%。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2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7.85%。围绕集成电路、绿色石化等产业,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6个,镇海炼化1100万吨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英力士ABS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完善“两库两机制”实施细则,出台优质产业项目全周期用地保障措施。持续推进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实质性启动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杜亚智能产业园、招宝智造谷、浦成小微企业产业园上榜省级小微企业园名单,数量居全市第一。申请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政策性基金项目100余个,获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315亿元,贷款总量全市第一。

  (四)内生动力日趋强劲。推进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筹)开工建设,甬江实验室建成材料分析与测试平台、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运行,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实体化运作,质谱技术和数字经济研究院挂牌运营,启动建设“甬江芯谷”。石墨烯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磁性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开工建设,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落地。新建博士后工作站9家、市级院士工作站2家。实施R&D提升攻坚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6%,增速全市第一。实施区“十四五”技术攻关重大专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全市第一。实施数字经济提质扩量行动,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3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数量全市第一,获评省数字经济优秀区。迭代升级“科创镇海·人才金港”政策体系,打造甬江科创区人才引育共同体,入选国家级引才(培育)工程22人、省鲲鹏人才2人,数量领跑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技术经纪人全覆盖,促成技术交易额49.5亿元。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培育农创客120名。发放新一轮“科技贷”3.9亿元、惠及企业129家次。新建国际人才社区等人才安居专用房1718套。

  (五)发展活力逐步释放。推动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一体融合,集成突破。迭代完善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架构,新增省市试点应用27个。“镇e惠”获国家乡村振兴局推介,化工产业大脑获评全省优秀产业大脑,“白蚁智治”“文化心愿荟”全省推广,废弃车综合治理服务升级为市级应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与宗地全面评价,“亩均论英雄”改革连续3年获省市督查激励。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省首创“1+3”法制案审模式,全市率先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赋权模式全覆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新增AA+、AA信用评级国企各1家,融资成本近3年最低。探索社区经济提升发展模式,“强社惠民”集成改革列入省级试点,全市率先完成经营性收入“相对薄弱村”清零。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全年进出口总额714.7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居全市前列。6家企业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实现宁波舟山港首条大宗散装氢氧化镍航线常态化运输,宁波-印尼新能源材料进口模式入选省级优秀案例。投入资金6600万元,推进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

  (六)城乡面貌不断优化。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实施整治项目20个,形成1700亩连片耕地、林带、小微园区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全省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镇海样板,获评省十佳控违示范典型,全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镇召开。完成石化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滚动实施“精特亮”工程,深化城市品质提升“1618”行动。招宝山街道入选国家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区域,庄市科创策源特色产业风貌区、九龙湖-十七房县域风貌区入选省城乡风貌样板区,蛟川街道、澥浦镇获评省美丽城镇样板,九龙湖镇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迎周村、勤勇村获评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永旺村上榜省级首批“未来乡村”。汶溪村、田杨陈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全市第一。加快城乡现代社区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未来社区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3个社区获评省级未来社区,骆驼桥未来社区入选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9个、安置房2000套。改造城中村110万平方米。完成征迁210万平方米,面积全市第一、历年最大。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杭甬复线澥浦互通、威海互通连接线加快建设。开工建设轨道交通7号线沿线站点4个;2号线二期后通段开通运营。新改建路侧智慧泊位833个,新建充电桩386个。

  (七)生态治理持续深化。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绿色制造“521”工程,完成节能减碳绿色化改造项目40个,创建三星级绿色工厂59家,整治高耗低效企业96家、淘汰落后产能58家、“散乱污”210家,入选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区。系统谋划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清新空气行动,PM2.5平均浓度22微克每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6.9%。落实“甬有碧水”攻坚行动要求,开展“污水零直排区”2.0版建设,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获评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成68个“无废城市细胞”,实现一般工业固废和小微企业危废统一收运体系全覆盖。推进生活垃圾全域治理,基本建成智慧收运体系,生活垃圾总量下降2.65%。高标准开展生态修复,修复滨海湿地399公顷,新增造林面积1518亩;海塘安澜一期、清水浦泵站、庶来闸站扩建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澥浦闸站获评中国水利工程最高奖“大禹奖”。完成上级生态环境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6项。

  (八)民生福祉有效增进。围绕“扩中提低”,全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新增城镇就业1.44万人,残疾人就业率全市第一。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83%、99.92%,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天一甬宁保”参保率全市第一。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033套,城镇住房保障受益率21%。支出专项救助资金2696.41万元,创成2个省级无障碍社区。投用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建成托育服务项目12个,新增托位605个,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常住人口千人拥有托位数均居全市第一,创新众筹互助养老模式入选省级共富最佳实践。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获评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8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投用教育项目8个,新增学位7560个,普惠性幼儿园儿童在园率95.93%;实施“校校精品”工程,全市率先建设中小学生荣誉褒奖体系,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生全部由公办学校接纳,初高中段教学质量保持省市前列。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民办义务段学生占比提前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深化“双减”工作,全面清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区技工学校获批设立并首批招生。全国蹦床集训基地开工建设,实现世界蹦床锦标赛金牌零的突破,竞技体育荣获省级以上综合体育赛事金牌54枚。深化健康镇海建设,区人民医院部分指标达到“三甲”水平,区中医医院启动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创建;龙赛医院改造、危化医疗急救中心和中医院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县域就诊率达93.7%,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全市第二。深化“厚德镇海”建设,15人获评“浙江好人”“宁波好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综合测评全市第二。文化执法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市率先实现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覆盖率两年倍增。除九龙康养中心因文物抢救工作中止外,7项民生实事均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9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