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经济稳中求进的压力依然较大,企业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产业结构和层次有待优化提升,重大项目支撑度和产业链集聚度还不高;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短板;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较重,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学、反复学,读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破题之钥,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大丰图景。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7.5%;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完成市定任务。
(一)聚焦稳字当头,在推动经济提质增量上展现新作为。坚决扛起稳增长的重大责任,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消费促进活动,精心举办系列购物节,利用平台经济、直播电商等新模式促消费。加强商业体系建设,引进更多网红品牌、知名品牌,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发展夜间经济,创建特色夜市街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扩大农村消费、绿色消费、文旅消费,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消费回暖,让市场“旺起来”。
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开工率、投资率、投产率、入统率”,升温加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00个、新投产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5个、新投产6个。紧扣国家部署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增强投资增长内生动力,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以上。
拓展外资外贸。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主攻韩国前50强、欧美重点企业、港台头部企业,新开工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实际利用外资力争2亿美元。更大范围组织和帮助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推动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扩大光伏组件、风电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品出口,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
稳定工业运行。持续深化为企服务,精准高效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以“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定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认真落实“一企一策”服务方案,推动企业稳定运行,形成以百亿企业为龙头、10亿元企业为主体、亿元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群,年内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突破160家。深入开展“争星创优”活动,提升企业运行质效,市级工业星级企业、五星级工业企业数量保持全市前列。
(二)聚焦链式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制造业主体地位,重抓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链式、集群、生态”发展方向,聚焦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植风电装备、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印制电路板等特色产业链,加快蜂巢动力电池二期、阿特斯储能、天合储能、望江风电齿轮箱、通行芯片模块及光伏接线盒、理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票销售突破660亿元。规划和布局应急、氢能等风口产业,找准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围绕新型安全材料、装备制造、智慧安防等,构建安全应急产业生态圈。
转型升级基础产业。制定“干货政策”,围绕钢铁、造纸、化工等基础产业,以“智改数转”赋能转型升级,让基础产业焕发新活力,在存量优化中催生增量。支持联鑫钢铁向绿色精品钢、优特钢转型,努力打造沿海低碳钢铁示范基地。加快博汇80万吨特种纸项目建设,下大力气招引印刷包装等项目,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深入开展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三年行动,鼓励化工企业挂大靠强、兼并重组,深化与央企、世界500强等合作,推动化工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转型。
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主攻海上风电运维、汽车研发测试、粮食仓储物流、大数据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1家,支持丰东热技术创建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企业,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