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9日)

  区十八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29日在谢家集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 陈亚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十七届人民政府履职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共克时艰,砥砺前行,全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累计财政投入扶贫资金2.13亿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1572户、283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孙庙乡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预计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2%、9.93%,处于全市靠前位次。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非煤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高端金属、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逐步成为优势主导产业。预计2022年财政收入达5.2亿元,较五年前实现翻番,创历史新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9:24.2:68.9。特别是2020年17项核心指标中,实现了10项增速位列全市前三。

  ——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商合杭高铁跨境通车,东津渡大桥建成投用,引江济淮工程加快推进。投入资金6.8亿元,全面实施城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项目,改造唐山截洪沟、新华截洪沟、谢家集涧沟等水系3条,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辐射皖北的淮南西商农商城项目即将开园运营,投资16.6亿元的淮南市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一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后劲越来越强。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动能转换,凝心聚力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坚持优化产业结构,狠抓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荣获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区”称号,特码斯派克大型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京铁瑞达高铁配件等3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工业项目密集落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预计实现税收7500万元,较五年前增长240.9%。宏泰钢铁实现重组升级,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跻身全市五个百亿产业培育计划。农业发展稳中提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治理农田8.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朱集电灌站、唐山保庄圩等大型水利设施更新改造,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累计流转土地3.6万亩,建成草莓、瓜蒌、甲鱼等九个千亩特色种养殖基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达25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6户、家庭农场49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6%。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增电商企业260家,李郢孜镇赖山村获批为省级电商示范村、聚商源商贸有限公司获批为省级电商示范企业。淮矿白马、世纪阳光等商贸企业稳步成长,鑫马商厦、鸿朗商街开业运营,限上商贸企业达41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荣获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称号。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和行政等8个领域266项改革任务统筹推进,政府机构和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三变”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现全覆盖,成功命名全省第三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4000平方米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万户。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紧抓沪苏浙对口帮扶皖北地区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上海市闵行区等地,与嘉兴平湖市、湖州南太湖新区、合肥瑶海区达成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推进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区级领导包保联系制度,累计引进重大项目102个,到位资金18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7亿元,年均增长25%。科创能力不断提高。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3家。入选省、市创新团队5个,新增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申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个、市级科技项目7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五年前实现翻番,转化科技成果53项,登记企业技术合同55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202万元。

  三是聚焦修复治理,齐心协力补短板、强弱项,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力抓好污染防治。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五控”专项行动,“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拆除砖瓦窑厂19座,搬迁、整治混凝土搅拌站6家,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较五年前提高12.4个百分点。十涧湖、瓦埠湖、淮河(谢家集段)岸线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禁捕退捕工作进入常态化,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超过三类水标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谢一矿等3个大型垃圾堆场实现无害化处置。全力抓好生态修复。刺山废弃矿区地质环境治理修复项目基本完工,李一、李二矿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煤矸石堆场全面“清零”,覆土复绿2000余亩。成片造林2035亩,森林覆盖率达15.9%,望峰岗镇应台孜被列为省林长制改革示范点。全力抓好机制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推行河湖长、林长、“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警长”等制度,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不断健全河流、森林、耕地等多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巩固,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整体性好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4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