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实施招商攻坚突破工程,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不动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推动项目攻坚突破成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全国百强、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充分发挥“一号招商员”作用,不断完善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模式,全力主攻一批投资超十亿、过百亿的旗舰型项目,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型项目,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其中50亿元项目4个、百亿元项目1个,协议引资额超过420亿元,力争引进项目数、协议投资额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项目推进跟踪服务机制,增强项目服务的主动性、协同性、精准性,促进项目快建设、快转化。加快华润新材料、邦宇薄膜等项目推进,全年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新竣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对标“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强化101%服务理念,持续打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实施重大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拓展“一件事”改革深度广度,全力推动审批事项“能减尽减”、优惠政策“能给尽给”、运营成本“能降尽降”。创新工业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精准支持力度,统筹调度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保障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专精特新项目和含金量高、含绿量高、含新量高的优质项目,努力把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的软实力转化为扩大项目有效投入的硬支撑。
三是实施工业扩量提质工程,高质量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持续培优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围绕“两高两新”四大特色产业,依托中国石化、超威集团、华润集团等知名企业,加快推进南汽锻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助力伟复新能源等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推广“生产基地+研发平台”模式,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力度,积极构建互促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壮大骨干企业规模。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一企一策”帮扶骨干企业发展,全力推动竣工项目入规列统、列统企业扩产增效,全年实施技改项目50个,新培育规上企业超过40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和业务辅导,力争宇特光电主板上市,实现盱眙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以争创“黑灯工厂”为引领,力争“智改数转”企业占规上企业的比例不低于40%。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实施“小升高”专项行动,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全年力争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额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要求。
四是实施城市形象重塑工程,高质量提升山水盱眙品位。坚持以现代化标准审视城市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争创省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试点。优化空间布局。启动实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战略与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力推进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建设。统筹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中央公园、山水广场、都梁花海等景观改造提升,持续擦亮生态盱眙绿色本底。充分彰显盱眙历史文化底蕴,加快百里画廊盱眙段、第一山古城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盱眙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完善功能配套。抢抓国家县城城镇化示范县试点机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完善功能配套,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完善给排水管网,全力解决城区高层、偏远地区群众“吃水难”问题。改善城区群众居住条件,全力推动50户以上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4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快实施淮建路等道路黑色化改造和601省道提升,力争331省道绕城段建成通车,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扎实开展城乡接合部整治提升行动,积极探索综合执法进小区,全面提升社区、工地、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着力破解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靠等城市顽瘴痼疾。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工程,因地制宜建设街角游园和文化客厅,努力让盱眙的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气质,矢志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积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让城市回归更多的烟火气。
五是实施产业振兴带动工程,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三大目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中有增,生猪、家禽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力争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0%以上。不断放大产业特色。全面推进盱眙龙虾二次创业,紧扣“种源、标准、加工、品牌”四个重点,充分发挥“一院一中心”作用,着力打造2万亩稻(藕)虾综合种养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精心培育百里画廊沿线、S601沿线、盱马路等精品农旅线路,放大马坝西瓜、黄花塘茶叶、天泉湖黄桃等品牌影响,力争华光农业综合体创成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天泉湖陡山村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新一轮农房改善,力争改善农房1000户以上,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扎实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加大西南岗管仲鲍集片区、黄花塘革命老区等整体帮促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不断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总结推广黄花塘“三级先导”试点经验,全域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力争“七空间一资源”问题整治率和土地收回率达95%,村集体平均增收2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