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三)坚定不移提品质、优生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为引领,精致精细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均衡。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大力推进县城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全面完成滨河休闲廊道、金源南路提升、城北片区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城市空间更加开敞、更加通透。加快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个,教师新村建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规划设计,打造具有盱眙特色的田园乡村样板,培育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示范村14个,明祖陵村王庄、朱周获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马坝镇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功能配套加快提升。完善城乡路网,虎泵路等3条城区道路全面开工建设,创建“美丽农村路”45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座,肖嘴汽渡顺利通航,淮河大桥全线通车。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新建自来水主管网65.5公里,第二水厂一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着力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成都梁天宸等20个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城东大沟等13条城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大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建公共停车场9个,新增城区停车位9700余个。加快完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建筑垃圾处理厂试运营,创成省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5个。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行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为盱眙未来发展留下空间、蓄积动能。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城市绿化率达41.69%、林木覆盖率达27.04%,天泉湖镇陡山村、黄花塘镇芦沟社区获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社区)。空气优良率达84.1%,空气质量稳居全市前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要求,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完成36条生态河道和14条幸福河湖建设,全县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大力推进“净土工程”,完成68个宕口复绿整治,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加快“国家山水工程”盱眙项目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努力让绿色成为盱眙高质量发展最靓的底色。

  (四)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主动顺应新发展要求,全力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创新再深入,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并联审、集成批,设立“水电气信视”并联报装专窗,成立盱眙图审分中心,持续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便利化。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优化开发区运行机制,在全市率先试行“区街分离”,开发区的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力支持马坝经济发达镇建设,通过全省经济发达镇改革第一阶段考核,全市唯一。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穆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全面加快黄花塘乡村振兴先导镇建设,深化公共空间治理,清收土地1.2万亩,村均增收26.3万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鼓励创新16条”政策,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和投入力度,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9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7.3亿元,同比增长25%;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元,同比增长70%。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00家。深化产才融合,持续实施“创业·盱眙”行动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6个,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对外合作全面拓展。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实现注册外资到账7200万美元,货物贸易总额14.43亿元。全力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精心举办融入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论坛,与江北新区成功签署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新能源动力系统等20个项目落户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我县成为省委省政府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重点县之一。发挥龙虾节纽带作用,成立驻德侨务工作联络站,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五)坚定不移办实事、解难事,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之以恒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年初承诺的45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保障得到新提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359.25万元,惠及企业1511家、员工超3万人。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富民创业贷1.18亿元、惠及群众697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748个,新增城镇就业5600余人。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赔付防贫保险、补充医疗救助近亿元,官滩镇古河社区入选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精准推进社保扩面,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上升1.2个百分点。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累计向城乡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发放帮扶资金3.17亿元、惠及5.2万余人。公共服务实现新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投入超10亿元,二中开发区分校开工建设,泽兰路幼儿园等5所新建改建学校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入学难、大班额”问题。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合格率达100%。县中振兴步伐不断加快,高考本科达线人数比去年净增441人。严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在全市率先完成“民转公”任务。综合医改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维桥、鲍集等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主体竣工,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健全。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卫生院实现三级标准化中医馆全覆盖。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江淮剧场建成开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现乡村全覆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被表彰为全国“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先进集体”,全市唯一。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精心举办第十二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淮安周恩来读书节启动仪式,成功通过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县验收。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面实施“精网微格4.0”创建工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养老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深入推进“智慧版”技防城建设,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政府债务率、平台债务率、债务综合成本均保持全市较低水平。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信访总量、越级访量不断减少,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稳定率位居全市前列。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认真落实“十五条”要求,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古桑街道白虎社区创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5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