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厚植产业强市新优势
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瞄准前沿领域,巩固优势链条,加快提档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智引领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软件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增5G基站500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32个,争创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深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免费诊断,实施改造项目400个,新改造规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9家、省级上云企业30家。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提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新增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家。鼓励民参军、承接军转民,推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深入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稳步提升亩均产出。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600亩、闲置低效用地1500亩。
强链补链放大产业竞争优势。聚焦实体经济,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精准疏解难题,提振发展信心。持续推进“5123”大企业领航工程,在高端装备、高端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头部企业,支持集群集采,强化链内配套,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循环畅通。抢滩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借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固链强链。专注发展磁性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功能膜材料三大高端新材料产业,建成投产鹰球精密轴承、亚太特种铝材、东材聚酯基膜等项目,新材料产业开票销售突破200亿元。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加强光伏、风电、储能技术研发攻关,融合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打造千亿级集群生力军。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主动进军市政设施、轨道交通等高附加值领域,全力拓展海内外市场。推广应用数字建造、精益建造、绿色建造,更大力度培育专精特新建筑企业,力争专精特新企业施工产值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分配机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两业融合重点企业2家、重点区域1个,引进楼宇经济项目15个以上。
借力资本驱动产业加速壮大。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合作,组建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海安基地,为更多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更大力度推进企业上市挂牌,通过资本并购、境内外上市等渠道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报会企业2家,梯次培育上市后备队伍。大力引进产业资本,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基金作用,综合运用“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方式,引导装备制造、纺织丝绸、时尚锦纶等传统产业垂直整合,支持电梯部件、电工电气等产业链资源重组,推动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带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挺进价值链中高端。
三、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擦亮科创新城新名片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快实现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持续深化科创体制改革,集聚优势资源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更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培科创项目10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催生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参与“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新增省级企业研发平台9家、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个以上。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等核心能力,提高上海交大、太原科大等研究院运营质效,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增强上湖创新区、两区科创园集聚吸附效应,创成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放大科创基金、信保基金作用,扩大“科创贷”“海创投”惠及面。做优检测检验、首台(套)保险、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5亿元。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紧扣产业发展需求,集成完善人才政策,开展“产业精英、技能工匠、青年才俊”引培提升行动,引进顶尖团队1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人、归巢学子3000人。拓宽以赛引才、以资引才、以才引才等渠道,放大“海安英才”天使投资基金撬动效应,定期举办人才项目路演大赛,广泛吸引新生创造力量。优化“订单育才”“柔性引才”模式,新增高技能人才1500人,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专业人才60人。支持南通理工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在海发展壮大,吸引更多学生留海就业。稳步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布局高品质青年社区,新建人才公寓500套,优化人才服务生态,聚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打造改革赋能新样板。一体推进“放管服”“一件事”改革,重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弹性出让、混合用地出让等供应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规范安置房等不动产办证流程,完善土地出让手续,实现房地价值双提升。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及退出机制,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兼顾保障农民权益和发展用地。统筹六大资源基础数据库,扩大用能权、排放权交易和融资规模。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创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动产质押等融资模式,吸引更多核心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入驻平台,确保融资规模突破6亿元。持续完善国资监管机制和国企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基础建设、片区开发、产业投资等专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化盈利能力。认真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家底,提高经济工作科学性、精准性。
四、在主动融入双循环中塑造开放开发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