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全面对标对表,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引领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青岛打造“六个城市”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奋力在新的发展征程中走在前、显担当、作贡献!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区委工作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牢“五条战线”,当好“三个排头兵”,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创新力、实体经济竞争力、内需增长拉动力、城乡品质吸引力、改革开放驱动力和民生福祉保障力,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争取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蓝色引领,全力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坚持“陆海统筹、全域皆蓝”,发挥蓝谷核心引领作用,积极争创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全面起势。
海洋科技创新要做高放活。支持崂山实验室高质量入轨运行,加快集聚全国顶尖海洋科研团队和专业人才,争取落地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国家水生动物防疫技术研发中心、中船重工725所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基地、自然资源部北海预警基地一期等项目建成完工,试运行国家深海基地样品和数据接收管理平台。制定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充分发挥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加快涉海高价值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落实科技型企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国信中船、易华录等重点企业申报省市领军企业,争取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家。
海洋产业要做大图强。建立完善“招商团队+产业基金+平台公司+专业园区+专项政策”招商模式,签约落地海洋机器人产业园等涉海项目20个以上。推进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千亩专业园区建设,促进15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蓝谷新能源产业基地等30多个项目开工建设,崂山实验室智库大厦、汉缆海洋工程基地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
蓝谷新城要做精创优。强化谷区一体、产城融合,重点推进蓝谷CBD板块更新突破,加快青啤研发创新基地、蓝谷国际电竞产业园等建成使用,启动蓝谷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硅谷大道分段通车,建成蓝谷实验学校、领海实验学校,运行山大齐鲁蓝谷医院。实施最美海岸线七沟段整治,开工建设大任河沿河运动基地,筑牢蓝绿交融的城市生态基底。
(二)更加注重产业先行,不断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效。深入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在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方面当排头、做表率。
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全力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促进集群成势、重点突破。新能源产业,推动海尔新能源、中电建海上光电等龙头项目早日落地,中广酷特固态锂电池、京能渔光互补基地开工建设,通裕重工海上风电装备建成投产,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隆起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创新奇智加快“专精特新”系列企业孵育,推动鹏博士电信传媒总部投入运营、半导体产业基地正式开工,签约落地中科海讯上市总部。新材料产业,推动云路非晶制品产业化,打造全国首个“双碳”软磁产业园,促进砺剑先进材料项目全面开工,千里新材氮化硅制品总部完成主体,膜天科技、玄纤维研究院建成运营。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大医精诚、北沃医疗、玻能量生物科技正式投产,争取悟空智联医疗项目尽快签约。
提升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汽车产业,加快奇瑞超级工厂生产进度和配套建设进度,整车及配套企业产值突破百亿,争取一汽大众导入新车型,积极推进青特产业园、一汽锻造等项目。纺织服装产业,推动即发投产10万新型纱锭纤维生产线,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100家以上;用好直播电商等新型业态,促进抖音电商产业园开业运营。商贸物流产业,支持蚁家人产业互联网总部建设、打造新国货产业综合体,推动陆港国际枢纽产业基地、生鲜电商孵化基地等投产启用,韵达智慧供应链签约落地。
扶持发展重点企业。强化梯度培育,全面落实倍增计划,新引育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50家以上。强化创新引领,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300个,推动即发建设研发中心、创新奇智建成离岸创新基地,支持汉缆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宇远新材料等4家企业创建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新增企业研发机构15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强化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工赋青岛”行动,建设市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15个以上。强化金融服务,引进创投风投机构超过30家,推动豪江智能创业板上市。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山东人才集团、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沟通合作,引进培育领军人才3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