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上海市)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5日)

  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主动把握上海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机遇,积极争取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部分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在虹口复制推广,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对照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地。精心谋划第六届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开展丰富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活动,充分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推动更多海外优质企业、机构和项目落地。加强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绿色金融、低碳技术等领域的对接合作。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高水平对标改革,推出一批企业感受度高的服务贸易支撑政策和开放便利举措,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虹口集聚发展、同台竞技、各展所长。推动区属国资改革,国企围绕主责发展主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发展能力,把握参投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契机,更好发挥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功能塑造等职能,鼓励运用好资本性注资、市场化募资、社会化合资、权益性配资、债务性融资等多元手段,持续增强区属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规范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引导平台企业利用数据资源赋能产业升级,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三)坚持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全力推进城区创新浓度提升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打造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提升科创服务能级。把握“硅谷到硅巷,科技回归都市”浪潮,瞄准全市三大先导、六大支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积极联动复旦、同济、技物所、材料所等大院大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基金+基地”的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科创总部集聚,持续增强区域科创浓度。引进市场驱动型孵化转化平台,探索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数字应用示范标杆企业,加快导入数字经济新赛道领军企业。聚焦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推动临港创新园、北科创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筹)、先进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筹)、上海国际能源创新中心(筹)等特色园区建设,构建北外滩科创总部集聚区和北中环科创集聚带联动发展格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的能力。

  深化教育强区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持续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五育融合”,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构建义务教育“双减”长效机制,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转型,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实施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和“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优质幼儿园占比,持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发挥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优势,打造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建设一流教育人才队伍,实施“未来海派教育家”和“五梯队”“五层级”培养工程,更好发挥名校、名校长、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161街坊新建学校、76街坊新建学校、澄衷中学等项目建设,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探索数字化教学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

  打造英才汇聚高地。充分发挥国际人才驿站首创效应,更大力度面向全球引才引智,加快吸引“高精尖缺”战略性人才,建设虹口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留学生创业园建设,扩大“百人工程”效应,实现区、校、企人才共建共育。打造“北外滩人才服务会客厅”,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和环境,构建更积极、更多元、更有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数据库,完善人才“一卡通”“一码通”服务,让广大人才在虹口舒心生活、安心工作、追逐梦想、成就事业。

  (四)坚持新旧融合、绿色发展,全力推动城区焕发新面貌

  立足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继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生动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提升项目投资建设强度。加大“统筹、协调、管理、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审批、开工和建设,确保重大工程项目按节点出形象出功能、体现实物量,全年实现开竣工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江杨南路(场中路-安汾路)拓宽工程,推进新港路(四平路-大连路)大修工程,加快大名、临平泵站和曲阳污水处理厂、大柏树排水系统调蓄设施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好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有序实施老旧燃气、水、电管网更新改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实施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压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责任,切实守护虹口的蓝天、碧水和净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降碳改造,深化与三峡集团合作,探索推进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4万平方米。进一步提高城区绿化品质,精心实施“美丽街区”等市容提升项目,有序推进景观改造、店招店牌、街心花园等各项工程,全年新增各类绿地2万平方米。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持续引领城市新时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