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营造创新生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创新型企业集群,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支持产业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年内创成省级以上平台载体10个。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年内转化科技成果300个以上。着力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多层次汇聚科创人才。不断深化人才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大力实施“五联五强”行动,高水平办好第二届人才发展大会、首届“宿迁人才节”。持续加强“双招双引”工作,年内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00个、新竣工科技人才项目200个。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始终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赶超优势、在扩大开放中创造发展机遇。
纵深推进重点改革。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引领,多点突破、互促互进,不断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融合性,确保完成“三个方面”任务清单,80项改革获得省级以上推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推进互联网+(政务)协同、“一件事”等重点改革,加快建设零等待办事专区、无证明服务大厅。健全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体系,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深化农村领域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资源资产权证化改革,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有偿使用路径,更好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教育评价等改革,提升民生服务供给水平。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工作机制,高质量开展好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战略上全面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内贸与外贸、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年内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分别达7亿美元、75亿美元。载体上全面提档。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计划,鼓励宿迁经开区、沭阳经开区争先进位,支持宿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引导省级开发区错位竞争,形成多级衔接、功能互补、梯次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加快创建保税物流中心,促进运河宿迁港与徐州陆港、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四港联动”发展。交通上全面联通。以建设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宿连航道、盐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等建设,启动建设潍宿铁路、宿连高速二期等交通工程,力争合宿铁路年内开工,确保京沪高速沭阳段改扩建、宿连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共建上全面对接。推动南北共建园区“1+5”联动发展,支持苏宿工业园区拓园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共建领域,全力放大南北共建成效。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围绕站稳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梯队目标,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政策红利直达直享。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和助企惠企政策,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140亿元以上,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政策红利。研究制定更多政策“工具箱”,加快构建稳定、公平的政策环境。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切实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全面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清除障碍,打击垄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办服务周密周到。健全制度化、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全面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加强企业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六)精心建设可爱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塑造城市,深入实施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功能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发展上增活力。
让城市更加宜居。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补齐短板、增强功能,营造宜居共享的生活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社区、美丽宜居街区,年内改造老旧小区31个、棚户区104万平方米。持续改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城市生活更加方便。完善公共配套。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园、高铁东站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提升区域性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市政设施补短板,年内建成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新改建城市二类公厕24座,健全便民服务设施。加强体育设施更新维护,提升城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打造便捷交通。启动张家港大道快速化改造,年内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竣工通车,加速构建城市快速路网。扎实推进江山大道北延等33项重点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昆仑山路等26条城市道路改造任务,进一步畅通内部循环。
让城市更富特色。加快将宿迁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渗透进城市肌理、融入到城市血脉。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运营新盛街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构建“两河、两镇、多点”的历史保护空间。擦亮酒都品牌。将酒城融合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各领域,接续实施“中国酒都”建设六大工程,加快酒都核心区建设,强化清水湾·金樽坊、酒都公园等运营管理,不断丰富城市酒元素。彰显水润特质。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加强西民便河、朱海·牛角淹等水环境治理,建设第一江山春好处三里湿地公园、顺堤河湿地公园,年内完成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总达标区占建成区面积比例超过50%。厚植绿色本底。着力提升运河湾外湾景观,加快建设中运河风光带、青年湖公园、古楚公园,高水平打造城市绿道与景观河道,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