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组织100家以上企业赴“一带一路”、RCEP重点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三大中心”建设,推动综保区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排名“双进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达25%以上,中欧液压产业园争创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加快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扬州引航站建设,扬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0万标箱。积极争取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专家会议等活动。
二是持续深化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引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让创新“关键变量”激活产业“内生动能”。
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智能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科技型企业500家,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320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开票销售达4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大力提升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争创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载体15个,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新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1000项,新增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家,企业技改投入增长7%。加速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增数字经济规上(限上)企业3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建强扬州软件园、广陵新城软件园、智谷、扬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专业平台,支持优势企业打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应用。
提升创新载体能级。深化园区“二次创业”,有序推行“一区多园”,提升开发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加强创新项目招引、创新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在全省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着力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运营质态,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科创园区。加快中航系“两院一中心”、国汽轻量化研究院、国网双创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推动中国(扬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扬州分中心落地投运。
促进科教融合发展。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组织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100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件。积极支持扬州大学“双一流”创建,推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迁址转设、江苏戏剧学院落户。构建“产业—专业—就业”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支持扬州职大提升办学层次。提升基础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启动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中小学11所,推进西区新建初中校,支持扬州中学等重点高中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动态优化各类人才政策,加快创新创业人才、新城市人口集聚,遴选市“英才培育计划”150人、市级“名师工作室”30个,新增科技领军人才200人、高技能人才5000人、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万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设立扬州工匠日。建立人才服务专员、人才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完善“一线一码两卡”全链条服务体系,新增人才公寓4000套(间),办好“绿扬金凤”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打响“追梦来扬·州到爱才”人才品牌。
三是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进一步擦亮“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涉企审批流程,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实施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巩固提升“一件事”改革成果,围绕企业经营、群众办事全周期,全面推行“两个免于提交”,一网通办率达90%。加快推广“政银邮服务站”“大综窗”服务模式,打造“一企来办”联通联办升级版。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深化市属国企监事会改革,持续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一企一策”支持联环集团、农投集团等做大做强,加快组建绿色产业发展、科创、城市更新三支百亿级母基金,市属国企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分别超2300亿元、300亿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广“标准地+定制地+双信地”模式,盘活存量用地1万亩以上。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开展数据共享攻坚行动,提升公共数据共享质效。推动市县两级政务云平台联通对接,实现按需扩容、集中调度、统一管理。组建大数据集团,办好数据开发应用大赛。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开发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智能化应用场景10个以上。
四是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让城市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
全方位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突出交通互联,建成京沪高速扩容改造工程、345国道市经开区段,加快实施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仪禄高速一期、扬泰机场二期,开工建设扬州东站北东联络线、宁盐高速。突出产业同链,主动对接上海、苏南,提升新能源、航空、数字经济等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突出科创共兴,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扬州)服务中心带动作用,布局设立“创新飞地”“离岸孵化器”,举办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
高品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推进开发路东延、江平东路东延、运河路北延涉铁段、扬子津路西延二期、二里桥路跨京杭运河大桥等建设,启动润扬南路快速化改造、邗江路北延、江都路提升改造等工程,打通断头路、瓶颈路22条。优化出行环境,治理交通堵点9处,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5条,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000个,新建公共领域充电桩200个。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征迁房屋2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30万平方米、棚户区(危旧房)6000套(户)、“城中村”15个。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13个,新建城镇污水管网70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