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5.1%。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37件。樟城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碧桂园分园、进修校一附小建成投用,增加学位1620个。学前教育普惠性学额和公办学额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建立全市首个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福州市区36所学校对口帮扶永泰47所中小学。永泰一中120周年校庆顺利举办。国家级健康促进县通过技术评估。县总医院与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共建医疗健康联合体。建成县医院综合楼及感染性疾病科楼,葛岭、城峰等4个乡镇卫生院主体完工,每千人床位数达4.9张。实现乡镇中医馆全覆盖。开展“直播送岗”等招聘会12场。城镇新增就业129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0万元。党校迁建项目动建,人才公寓及实训基地、工人文化宫全面竣工。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获评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新建长者食堂8个,实施29所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程,葛岭、红星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0元。新改建5G基站184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八)治理效能切实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意见86件、政协委员提案124件,满意率均达100%。配齐乡镇“两中心一执法队”,赋予乡镇执法事项224项。建成投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即时审批”。县本级80%以上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分别提高至83.3%和99.4%。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管理,建立“铁三角”治违机制,拆除违建19.7万平方米。开展经营性自建房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排查房屋1906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3起,小案快侦率及打击文物盗窃犯罪成果位居全市前列。推进“治重化积”,化解信访积案57件。建成平安乡镇18个、平安村(社区)239个。
(九)改革创新亮点纷呈。出台《房票安置使用管理办法》《聚人才惠民生购房补贴政策》。试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新模式。落实退税减税降费6.4亿元。完成4家县属国企公司制改革。成立永阳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突破1亿元。深化乡村振兴“党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塘前乡入选省级金融信用乡镇,莒口村等24个村入选省级金融信用村。“普惠金融平台”累计授信2亿元。入选首批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中心成交额突破5亿元。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包干代办”制,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至76个自然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砂石资产处置监管机制。出台《永泰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设立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专用编制池。
此外,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继续加强。融媒体、科普、气象、人防、防震减灾、档案、老龄、老区、老干部、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武部、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关注、参与永泰建设的企业家和县内外朋友,向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防疫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亟待加快,建筑、纺织、农副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全域旅游纵深推进不够,新兴产业培育较慢;大项目、好项目储备接续较弱,投资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税源结构亟需优化调整;城乡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民生保障历史欠账亟待弥补;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解决,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永泰蓄势发力、跨越赶超的重要一年。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总目标,以“三示范三跨越”为总路径,围绕全域旅游、环境友好型工业、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构建“生态+”绿色产业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推动永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值增长6.1%;实际利用外资1550万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
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构建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安省级茶叶产业强镇、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稳步推进金蛋工程二期、梅满天下青梅产业园、帮利茶业产业园等项目。提速建设晟源纺织智能制造产业园,引导金泰纺织、利尼尔等公司启动技改。扶持建筑房地产业发展,有序推进青云小镇、世茂温泉小镇等商住项目“保交楼”,通过重点项目用工引进、重大项目城区异地安置等措施,扩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进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筹建现代建筑产业基地。新增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家以上。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