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

  四年来,我们力促互动融合,城乡功能不断完善。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3.8%提升至67%,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居全省前列,城区路网密度居全省第4位,5G网络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江北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改善。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获省政府通报表扬,“铜陵蓝”和“一江碧水”刷新城市气质。

  四年来,我们致力共建共享,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9.6%。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养老保险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居全省首位,常住人口预期寿命提高1岁。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达100%。连续20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连登全国地级市全面小康城市百强榜。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铜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铜陵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的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相对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靠后,县区经济发展不快,开发园区带动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综合承载力不足,就业吸纳和人口吸附功能不完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艰巨。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相对偏弱。重大产业类项目招引不够,缺少增量带动。产业结构不优、链条不长,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占比不高,制造业基本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仍存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亟需转变。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存在“躺平心态”、安逸思想,缺少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干事担事不够,专业化能力不强,抓落实不力,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以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铜陵转型跨越、奋力崛起的关键期,我们要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勇气,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铜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焦“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使命任务,对标“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智造新铜都 生态幸福城”,聚力“四创两高”,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篇章。

  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市“十四五”规划目标,经济总量向2000亿迈进,跻身全国地级市前200位,在长三角城市中进2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工业实现翻番,在长三角城市中进4位。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产业立市,奋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首位铜产业开展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打造世界级铜产业集群。培育“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超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超500户,超百亿企业8户,上市公司1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超800亿元。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省前列。

  (二)坚持开放强市,奋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入合肥都市圈。推动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力争形成1个2500亿级和2个500亿级开发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接合作,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累计利用内资4000亿元、外资30亿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全面对标沪苏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碳排放等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国资国企、农业农村、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培育更多铜陵改革品牌。

  (三)坚持共进兴市,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建设中心城市为引领,坚持“主城优化提升、东部融合发展、南部跨江联动”的空间发展策略,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能级,千方百计留住资本、留住人才、留住人口、留住活力,实现常住人口止跌回升,城镇化率达70%。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高速公路贯通加密扩容、普通国省干线提质改造,建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北沿江高速铜陵段,打造长三角区域交通节点城市。持续完善江北区域基础设施,让江北居民彻底告别“困在路上、穷在水上”的历史。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32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