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省港航集团控股并购铜陵港航,市交投集团开辟新能源投资板块,市建投公司股权架构进一步优化,市国控集团形成以基金引导产业布局的发展模式。深化开发园区改革,铜陵经开区入列省法定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创新“双试点”;设立横港化工园区管理机构,加强园区统一管理。“标准地”改革全面推开,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全省领先。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不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实施“评定分离”改革试点,创新建立“交房(地)即发证”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顺利完成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划转工作。“三变”改革村(居)完成率达92.8%,村级供销社建设“铜陵模式”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广。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与沪苏浙城区结对、园区共建等战略合作全面推开,招引长三角项目和资金占比均超55%。加入合肥都市圈有望获批。铜陵港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上期所(铜陵)指定交割仓库当年建成并实现现货首单运营,皖中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值居全省首位,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高分通过国家验收,全国首个进口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在铜试点,全市进出口总额107.9亿美元,增长32.3%。
(四)协调联动提升城乡品质。持续完善骨干路网,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G330先行工程开工建设,铜陵南至江北港铁路、铜陵南环线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7个、惠及居民2.1万余户。西湖南片区功能日益完善,新庙王路下穿、新城大道北延工程竣工通车,鱼头安置点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北师大铜陵实验学校建成开学。启动行政执法进小区试点,共享单车实行规范化管理,城市交通、防汛等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财政资金2.7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78个,全市未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实施产业助农兴农,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2个。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4个,完成农村改厕1.1万余户,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07公里,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47个。引江济淮枞阳段建设进展顺利,枞阳县城防洪墙加固工程主体完工,新建改扩建万亩圩口泵站7座,中小河流堤防达到防御设计标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空气质量6项指标连续两年全面达标,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完成森林抚育2.3万亩。落实“双碳”战略,在全国率先开展氨能利用发电试点,义安区成为国家首批光伏开发“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
(五)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实施32项民生工程,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85.2%。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多场景应用,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在全省率先构建新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完成棚户区改造1879户,建设安置房11042套。“双减”工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94.8%,成立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等加快建设,市立医院成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市博物馆入列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举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8%,全民防疫屏障初步构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实行市级领导公开接访下访制度,国家信访局交办信访积案实际化解率达100%。社会治安防控更加有力,公安快速反应防控圈高效运行,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开展,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地方志、地震、气象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外事、侨务、对台、港澳、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布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7件、政协提案264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市政府文件、全市性会议和督查检查考核分别减少5%、10%、10%。政务公开全面加强,市政府网站跻身全国地级市20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成立4年来,我们承压奋进、负重前行,经受住了世纪疫情和百年不遇的汛情等多重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的起点。
四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要,经济势能持续攀升。人均生产总值达8.5万元以上,居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税收占比保持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3%。民营经济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55%、42.2%。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保持全国先进行列。
四年来,我们注重创新赋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21.9%,规上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由30%提升至45%。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3.6个百分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5.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四年来,我们矢志改革突破,发展潜能加速释放。承担国家级试点示范20余项,新一轮社区治理、智慧政务“11240”等改革为全国探路。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属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实现翻番。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不见面”开标在全省率先推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营商环境连续两年保持长三角地区前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1%,连续11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