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9日)

  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连通G206国道、中兴路、洞山东路和九龙大道,连接淮上淮河大桥、蚌合高速淮南东入口、淮南高铁东站和高铁南站,形成淮南东部外环商贸物流交通线。规划建设沿淮河生态物流经济带,加快推进淮南港洛河作业区及多式联运物流园和上窑珍珠综合码头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临港经济物流园。做大做强淮南快递物流园和中国邮政淮南仓储配送中心,谋划建设皖北钢材加工交易大市场和淮南东部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力争将我区建设成为辐射皖北地区、连接长三角的一流商贸物流基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把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和服务企业家的营商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高标准建设一网通办的现代化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动“皖事通办”全面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持续完善领导干部包保帮扶企业工作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升级版为抓手,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营商环境诉求处理机制。推深做实“放管服”改革,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构建部门协同、城乡联动、市场支撑共同推进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四)聚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振兴美好乡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通提供坚强支柱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实现兜底保障政策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全面推行“田长制”,强化耕地保护,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力争未来五年在全区村村有试点,全程托管面积100%,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深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动淮南牛肉汤、水产品、孔店草莓、上窑红光葡萄、九龙岗食用菌、洛河豆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化,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和动物防疫,推动九龙大道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落实与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到2026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60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立足乡村振兴省级先行示范区这一高起点,进一步拉高标杆、走在前列。统筹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加快推进现代村庄建设。结合乡村振兴非标专项债项目,实施村庄内外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治理、农田水利、产业振兴四大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公路网络体系。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就业、养老设施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农村村庄建设管理生态化小区化、城乡路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优质化、基本农田设施化标准化、农村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和农村适龄青年产业工人化,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五)聚力推进城市建设现代化,打造智慧宜居城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通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优化布局城市路网。稳步推进林场路、九龙岗路、九连路等39条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加快推进林场路东延至G206国道、中兴路北延至淮河港洛河作业区、南纬十三路东延至九龙大道,畅通淮南东向连接线,打通与定远盐化工业园和炉桥工业重镇的“堵点”。着力构建纵横有序、四通八达的东部城市路网,形成与市经开区、市高新区和田家庵区一体建设、融合发展,与长丰县、定远县、凤阳县、怀远县和蚌埠市禹会区一体相连、共建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高品质开发建设中心城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投资83亿元开工47个城市建设项目,培育壮大总部经济规模,重点抓好医院、学校、商业区等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推动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向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近郊区延伸覆盖;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成洛河小区、九龙新村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林场路—G206国道周边地块、田大南路周边地块、胡圩棚户区等开发建设,全力推进金丰易居、翰林庭院等安置房及金城华府、天泰花园等商住小区建设,实施世行项目提升工程,加快完成9.3平方公里舜耕山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争到2026年城区面积拓展至10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10万人以上,基本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东部智慧宜居新城区。

  高水平保护发展绿色大通。充分发挥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蔡城塘综合治理项目的牵引、拉动、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提升工程,构建以“鸳鸯湖”公园、上窑国家森林公园、大通湿地公园等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使绿色成为大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全面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加快乡镇政府驻地周边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推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全面清除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巩固上窑山、舜耕山封山禁采、生态修复成果,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坚持退网还湖,持续保护生态。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健全“五绿并进”体制机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4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